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笛子是我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最為喜愛的樂器之一。它以自身獨特的音色和韻味,贏得了人們的青睞,要演奏好笛子,正確的運用氣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練習笛子的技巧

  吹笛子可以坐著吹或站著吹。站著吹時,兩腳自然分開,成八字形,兩腿要放鬆,但不要彎曲。不論站著吹或坐著吹,兩眼都要向前平視,胸部自然挺起,不要挺小腹,兩肩不要向上聳起,這樣既便於呼吸,又能保持肺部的正常活動或健康。

  拿笛子時手臂自然抬起,不要過高,也不能夾著,兩臂成45度角。按孔時用手指第一節的指肚按上去,在按孔時必須用手指將發音孔按嚴,否則容易漏氣、吹不響或發音不準。

  吹奏時兩腮用力往裡收,不要鼓起來,並把上下脣縮起,嘴角稍微向後面收縮一點,上嘴脣比下嘴脣稍微突出一些。上下嘴脣中間要留一個小孔,我們把小孔稱之為“風門”。

  “風門”要對準吹孔,下嘴脣蓋住孔德三分之一,一面讀像“呼”字一樣的聲音,一面吹氣息。可以先在家裡拿一個小口瓶,吹瓶口,在吹笛子就簡單了。不過後來熟練以後就要將“呼”改為“吐”。

  貼笛膜時,笛膜要選用薄的,用剪子把笛膜間成長方形,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輕輕揉成一團,開啟,用阿膠沾點水塗在笛膜孔,再把笛膜貼上去。不要貼的過鬆或過緊,那樣笛子的聲音就不好聽了。

  :笛子的花舌練習方法

  花舌,即打“吐嚕”,是在笛子演奏過程中,舌尖微觸上顎,在呼氣對舌尖衝擊的同時產生連續、快速的顫動而發出的碎音效果,類似“吐嚕”之聲。

  花舌是笛子演奏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它適於表現歡快、熱烈的情緒,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狀如急風驟雨,具有強烈的氣勢,另外也能奏得如淙淙流水,歡快流暢。雖然如此,但它卻不像吐音那樣運用廣泛,因為在一首樂曲中,如果花舌過多,則可能使人感到繁雜吵鬧,因此更準確地說,花舌在笛子演奏中,則更多地是擔任點綴的作用。花舌如運用得當,可以有力地表現出樂曲的強弱對比和明麗諧趣的良好效果。

  在一般的教材中對花舌的技術介紹大都比較簡單,在演奏實踐中,花舌的技巧也的確比較容易掌握,但在練習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在吹奏花舌時,要注意舌根適當用力,稍向後縮,舌尖鬆弛且富有彈性,經過舌尖和上顎間的氣流需急促有力,且要密集連貫。

  二是在吹奏花舌時,必須保持正確、穩定的吹奏口型。

  三是花舌與吐音的結合要巧妙,一般情況下,長花舌的碎音效果是“吐嚕嚕……”,短花舌則有“吐嚕”和“吐吐嚕”等,需要靈活巧用。另外,顯然用內吐的方法是無法達到以上效果的。

  希望會對大家更好的學習笛子起到一個更好的幫助作用。

  建議找個鏡子天天對著練,以免口型漏風,氣息過散,因為養成壞習慣以後很難糾正,更重要的一點是影響音質,其次,照鏡子對手型控制和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