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入門知識點總結_小提琴基本知識

  小提琴是樂隊必備的樂器之一,所以有很多人都想要學習小提琴,那麼你知道小提琴的一些入門知識嗎?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小提琴入門知識,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小提琴的學習。

  小提琴入門知識點總結

  1、小提琴音孔知識

  小提琴作為世界上非常流行的樂器之一,深受人們喜愛,大家在學習小提琴時,需要掌握關於小提琴的相關知識,本文就給學習小提琴的同學分享了關於小提琴音孔的知識。

  小提琴音孔有兩個,開在面板中部偏下的兩側,成f形。音孔的作用是使面板中部容易振動和使琴箱內腔空氣自由出入,以輔助發音。面板中部是琴馬傳振的地方,但由於面板中部狹窄,四周又與側板膠合,如果沒有音孔,面板就不能作強烈振動。

  音孔的式樣各有不同,有的窄長,有的稍寬,有的兩頭是圓的,也有的是長圓的,但形狀大致上都很相仿,它們的微小差別是不會影響小提琴聲音的。音孔一般是窄而長,開在而板中部兩側,這是經過長期的實踐才確定下來的,特別是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式和耶穌·瓜爾內裡式的音孔,線條勻稱、式樣秀麗,它使面板中部的振動增大,同時切斷的木紋也比較少。若音孔開在其它地方或開成別的形狀,對音響效果確有影響,如音孔太小或距離過遠,就容易產生沙沙的聲響,而音孔太大或距離過近,小提琴的音色就變得尖銳逆耳。因此,製作音孔既不必嚴格仿照古琴,也不必另創別的式樣來代替。

  音孔的外形和製作手藝,同樣反映了製作者的藝術修養和風格。由於音孔周邊的厚度比面板其他地方厚,所以在初步加工好面板厚度時,就要在面板內面畫出音孔的位置和形狀,以便監控音孔周邊的厚度。當面板的厚度接近終點後開出音孔,開音孔後面板的叩擊聲會變低。不過裝上低音樑後音調就會升高,而且會高於原先的音調,需要把低音樑切削到適當高度、厚度和形狀後,才能使面板的叩擊聲音調達到要求。

  2、關於小提琴音孔位置的知識

  小提琴是世界上非常熱門的樂器之一,深受人們喜愛,大家在學習小提琴時,需要掌握關於小提琴的許多知識,本文就給大家分享了關於小提琴音孔位置的知識。

  音孔的位置是在琴體中部琴馬的兩側,靠近中腰中部和下腰之間。正確放置音孔對小提琴音色和音量所起的作用,與琴板弧度和厚度幾乎同樣重要。經典方法是在完成琴邊和邊線之前製作音孔,因此以面板的中縫作為參比點定位音孔。以後按側板框輪廓製作琴邊和邊線,結果是兩個音孔離琴邊的距離很可能會不一樣。但這點微小的差異反而使琴體看起來有些親切感,而且表明是用經典方法制作的。另一種方法是做好琴邊和邊線後製作音孔,就不一定要用中縫作為參比點,而是用兩側邊線之間的中線作為參比點。這樣可使音孔在面板上顯得勻稱和對稱,但一般認為不如有些人為誤差的音孔那樣有魅力。斯特拉迪瓦里在確定音孔的位置和描繪音孔圖形時,都是在琴板的內面進行。這與一般想象的有些不同,在他製作的小提琴面板內面,可見到指甲劃的定位線條印跡和圓規腳鑿的孔及所畫的弧線。

  小提琴入門指南

  1、學習小提琴的好處

  在練習小提琴的過程中,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眼睛掃視樂譜的一瞬間,必須完成以下的綜合判斷和操作:認出音名、判斷指法、迅速按弦,同時用耳朵檢查音按對否,判斷節奏,判斷是否需要連弓、分弓,同時右手要在相應弦上運弓。日復一日地學習體驗,不僅能練出靈敏的耳朵,對培養做事專注的習慣也大有益處。

  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演奏很多音樂大師的經典作品,藉助音樂的密碼,能逐漸體悟音樂大師的思想境界,陶冶情操。但這是需要長期積累的,不可能立竿見影。

  2、適合人群

  只要手發育正常,聽覺沒有障礙都可以學習小提琴。

  孩子一般從5~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比較好。這時,孩子動作發育相對成熟,精細性和協調性都相對較好,掌握持弓的動作和左右手的配合都會相對容易。6歲左右的孩子掌握音準和節奏的能力、理解力、堅持性都進一步增強,能開始學習識譜,並容易養成按時練習的好習慣。

  實際上對於想學小提琴的朋友,如只作為愛好不走專業之路,多大年齡開始學都不晚。因此,無需對開始學的年齡顧慮太多!

  3、巧購小提琴

  小提琴的尺寸有大小之分,一般將成人演奏用的琴稱為全琴***即4/4***,之下從大到小分別有6種尺寸。不同尺寸的琴,適合不同年齡的人。

  4/4琴適合身高155cm以上的人;3/4琴適合臂長56.5~60cm,一般年齡在9~ll歲; 1/2琴適合臂長52~56.5cm,一般年齡在6~10歲; 1/4琴適合臂長47~52cm,一般年齡在4~7歲; 1/16~1/8的小提琴一般是模型,較少用來作為初學用。 成年人只需要選擇全琴既可,但為孩子選擇小提琴就要選尺寸合適的琴,簡單的判斷方法是把琴放到孩子左肩與下頜之間,即擺出演奏小提琴的姿勢,讓孩子的左手臂順著琴頭向前伸直,讓孩子用手掌及手指包住琴頭,如果能包住琴頭基本上就合適,如果包不過來,則琴偏大;如果琴長只到左手腕以裡,則琴偏小。然後還要看碼子高低,琴位之間角度是否合適。

  當然,音質也是選擇的因素,不過初學者不必過分要求音質。

  小提琴的基本知識

  一、雙肩的緊張與鬆弛的練習:

  讓學生的肩往上聳,呈十分緊張的狀態。我們可以發現,只要肩是緊張的,那麼整個手臂就都會是緊張的。怎樣解決:讓學生將雙肩放下來,自然下垂,呈完全放鬆的狀態,只要肩放鬆了,整個手臂便會自然鬆弛下來。

  二、手指的緊張與鬆弛的練習:

  雙手緊握拳頭,手指此時便處於緊張狀態。怎樣解決:雙手自然張開,手指便會鬆弛下來。

  所謂緊張,就是看整個手臂及手指是否達到有意識地去用勁,用勁以後,肯定就會產生緊張。

  所謂鬆弛,則是在用勁以後地鬆弛,鬆緊之後地手臂的。

  就象幼兒在排皮球時那樣,他們的手有一種鬆弛的,富有彈性的自我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學習小提琴所需要的正是這種相對而言的鬆弛狀態。

  檢驗手臂進與鬆的方法:

  找個朋友幫忙,把自己的肘關節放在他的手心上,當他能夠從他的手心上面感受到你整個手臂的重量時,就說明你的手臂已經處於鬆弛狀態了。

  反之當他感覺不到你手臂的重量時,那麼就說明你的手臂正處於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