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唱歌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要學好唱歌,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那麼學習唱歌具備的條件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學習唱歌具備的條件,一起來看看吧!

  學唱歌具備的條件

  要唱好歌,除自己要具有良好的音樂素質外,還必須經過系統的聲樂訓練。但是怎樣學習聲樂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和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學習唱歌的條件

  要學好聲樂,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具有良好的音樂素質、掌握相應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有良好的嗓音條件。

  1、音樂素質

  音樂素質就是人在音樂方面敏銳聽覺、鮮明的節奏感和良好的音樂感覺,就是我們常說的音準、節奏、樂感。一個人的音樂素質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培養,而後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在音準、節奏和樂感方面有敏銳感覺的人,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素質條件。

  2、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具有音樂素質的人要進一步學習音樂就必須學習音樂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識,音樂基本技能包括:視唱練耳、樂理知識、鍵盤樂器基礎。

  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要準確的聽辨和視唱出音階、音程、節奏、旋律必須學習視唱練耳。

  樂理也是學音樂的基礎,學好相應的樂理知識,才能唱準、唱好歌曲。

  鍵盤樂器基礎:鍵盤樂器和樂理知識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鍵盤基礎才能進行聽覺訓練和視唱練習。而發聲練習等都離不開鍵盤樂器。

  3、嗓音條件:

  一般人認為,學習歌唱必須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這說法既有正確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優美動聽的嗓子是學習歌唱的有利條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學好聲樂,而許多成功的歌唱家在訓練前並未顯示天然優美的聲音。

  歌唱同說話的生理條件是完全相同的,但若完全用說話的狀態來進行歌唱就不能體現歌唱的藝術特徵。因為語音發音是下意識的“自然”發音,而歌唱發聲是有意識的“非自然”發聲,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有意識的鍛鍊發聲器官,是可以從下意識地說話達到有意識的控制自如的歌唱發聲狀態的。因此,凡會說話的人,只要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素質,就可以學習歌唱。

  學習唱歌的方法

  學習應該包含兩方面的內容:歌唱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聲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

  1、聲樂基礎理論的學習

  要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發聲的生理機制,如瞭解歌唱器官的構造,歌唱發聲的簡單原理,聲音的共鳴原理、共鳴腔的劃分、共鳴腔的運用和聲區的關係,運用共鳴的方法等。

  另外,在進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訓練時,必須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運用、瞭解呼吸的支點,常用的呼吸練習方法。學習識別聲音的性質、聲部的劃分,瞭解美聲、民族、通俗唱法特點及嗓音的保健等。

  學習瞭解聲樂理論基礎,可使自己練習時不盲目,目標明確。另外,再看看別人的聲樂論著、聲樂方面的錄影、電視、錄音等,都會給自己帶來極大啟發,對歌唱練習時大有好處,使自己少走彎路。

  2、跟聲樂教師學習

  歌唱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憑聲樂理論和教學方面的文字資料去進行歌唱發聲方面的學習和訓練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文字很難準確表達歌唱技能技巧的內涵,加之個人生理條件、理解和領悟能力的差異,更增加了憑文字資料學習的困難。按書上說的方法練習發聲、歌唱,練習者本人無法判斷方法的準確性和聲音效果正確與否,這樣的練習不僅沒有效果,而且很可能導致錯誤的歌唱發音。因此,學習歌唱時,特別是初學階段,必須找經驗豐富的聲樂老師指導,按照老師的方法練習,並把自己練習中的體會、困難、收穫、感覺等如實地告訴老師,以便於老師根據你的個人特點,教給學生準確度高、收效快的練習方法。學習時應注意多用腦子,少用嗓子。

  學習作曲的條件

  要熱愛生活,體驗生活,善於觀察生活

  平時,在生活中要多看、多聽、多分析、擴大視野,增加生活積累。不但要對各種人、各種事善於體察、分析,還應對美好的大自然——山川、田野、大海、江河、風、花、雪、月 等等有更深的瞭解。只有這樣,當你想寫有關題材的歌曲時,才不至於腦子空空,毫無聯想 。試想,如果一個作曲者連山都沒有見過,怎能寫好一首登山的歌曲呢?最多隻能借助於影 視或書本的間接介紹,但他決不能體會到登山時步履的節奏韻律,及攀登山頂後胸懷歡暢的 心情。

  要有一定的樂理知識

  歌曲是通過音樂來表現的,而音樂則需用樂譜記錄下來的。因 此,歌曲作者必須具備相當的樂理知識,青少年朋友應在這方面先打下良好的基礎。試想, 一首 好的歌詞打動了你,你很想把它譜成曲,然而,頭腦中浮現的歌聲,卻不知如何用音 樂符號來表達;或者雖然用音樂符號記述下來了,但不確切、不完整,甚至與自已的本意相 距很遠,這樣是寫不好歌曲的。3要善於學習各種音樂語言 歌曲是通過音樂語言來表情達意的,所以要想寫好歌曲, 首先要學會積累豐富的音樂語言。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口才好,人們誇獎他“出口成章”,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語言的不斷積累和反覆鍛鍊的結果。同樣,你若想寫好歌曲,也應不斷積累起豐富的音樂語言,供自已在創作實踐中運用。或許有些朋友會問,從哪裡去找音樂語言?怎樣積累?途徑是很多的,如我國各民族、戲曲、曲藝和傳統樂曲,聶耳、冼星海、蕭友梅、黃自等老一輩作曲家的優秀作品,目前流傳很廣的一些優秀的藝術歌曲、群眾歌曲、通俗歌曲、新歌劇及影視音樂,以及外國古典及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我們都應該熟悉和認真借鑑。就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越多,儲備充足,到需要參考借鑑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地為你所用。學習前人的創作經驗是文藝創作的必由之路,歌曲創作也不例外。如果掌握的曲調很少那麼你的音樂語言就不會很豐富,有時顯得蒼白、單調。當代著名作曲家如賀綠汀、李煥之、劉熾、瞿希賢、王洛濱、施光南等的作品,都與民間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並從古今中外的優秀音樂作品中,吸取了豐富的音樂養料,所以他們的作口才能受群眾的喜愛。對於前人的作品還應善於學習,要分析他們的得失成敗,而不是盲目照搬,因為生活本般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發展著的。還要學會分析自已的歌曲,經常給自己當老師,不斷總結經驗都訓,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迅速提高。此外,有條件的朋友,還應多掌握些音樂知識及作曲技巧,比如與歌曲創作直接有關的和聲、復調及作品分析等知識。它們能幫助我們學會透徹地分析歌曲,提高創作技巧,更快地掌握作曲本領。

  要有相當的文學基礎 歌曲是音樂與歌詞的結合

  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學水平將直接關係到歌曲的創作質量。要熱愛文學,關心文學,並不斷提高自已文學水準。對於小說、報告文學,並不斷提高自已文學水準。對於小說、報告文學、散文,尢其是詩詞應給予很大的關注。歌曲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比如對各種詩詞的瞭解,包括流派、創作及聲韻特點等。這樣就能從色彩紛呈、數量眾多的歌詞中擇優譜曲,甚至可以自已動手寫詞。在創作實踐中,因為歌詞選擇不當,致使整個歌曲創作失敗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作曲者在音樂上很下功夫,但由於忽視了歌詞的作用而最終未獲成功。希望朋友們不斷提高自已的文學修養,以適應歌曲創作 向我們提出的日新月異的要求。有了生活體驗,又常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就應“勤寫多練“了。學到的知識如果只停留大書本概念上,不去實踐,不經常磨練,是寫不出好的曲調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說的勤寫,是要動腦筋有意圖地寫,而不是無目的地瞎寫。比如,可以根據合適的歌詞寫一首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根據自已的能力,按特定的情緒要求寫一段曲調,甚至只求寫好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樂句,從中得到鍛鍊和提高。循序漸進的規律,對於學習作曲同樣是適用的。 !

  作曲對於我們音樂愛好者來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聽多了別人創作的優秀作品,有時自己也能哼出幾句別緻的旋律,而這就是樂曲創作的火花。只是多數人都未能將其點燃成一團火,成就出一首作品就是了。

  有興趣作曲的網友,不妨學習一下簡譜,先把自己哼唱的旋律記錄下來,這個不難。如不會簡譜就先錄下音。否則你以後往往就想不起來了,”火花“熄滅,悔之晚矣。

  不過往往我們自己哼唱的新旋律和我們聽過的某首歌中的一段相似,這是難免的,初學嘛。也很可能記錄下的旋律,經一段時間再聽,感覺不咋樣了,那就廢掉,重找靈感。

  業餘作曲創作挺有趣,除上貼講的諸條外,①要會簡譜;②能記錄旋律;③懂點歌曲結構,完善樂曲;4懂點復調、和聲知識,豐富樂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