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理論基礎知識有哪些

  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學習鋼琴,那麼你們知道安歇鋼琴理論的基礎知識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吧

  鋼琴理論基礎知識一

  1. 「鋼琴技巧是手指力量與靈活」,這句話看起來像是一個沒有實證的虛構說法;技巧,應該是腦與神經系統的發展,及音樂性與記憶力的能力。

  2. 練習方法的不同,可以讓一個認真的年輕學生在 10 年的學習後,成為傑出的鋼琴演奏家或是一事無成。運用正確的練習方法,可以讓一個任何年紀的認真學生,在幾年的練習之後,能夠彈奏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方法在過去兩百年來,一再的被發現,但從未被紀錄下來,每一個學生都必需自己再重新摸索;或是幸運的,可以從他們的老師口中,獲得這些方法。

  3. 大體上而言,鋼琴老師可以分為三大類:***a***無法正確教學的私人教師,***b***相當優秀的私人鋼琴教師,***c***在大學或藝術學校教授的老師。最後一群老師通常都相當優秀,因為他們的環境會讓他們積極與他人溝通。他們能夠很快的認知一些不好的直覺方法,而去避免它們。不幸的是,在藝術學校的學生,通常都有相當程度,所以老師們不需要去教授基本的練習方法,所以初學者無法從這些 老師中獲得什麼。

  在***a***群的老師,通常不需與別的鋼琴教師溝通,因此大多傾向於使用直覺方法,這可以解釋他們無法勝任教學的原因。如果選擇那些有個人網站的老師,你可以去除掉多數不勝任的教師,因為至少他們願意溝通。***b***與***c***群的老師,大多知悉這些正確的練習方法,但是很少人能完全知道,因為並沒有標準化的教科書。另一方面,他們也知道許多方法的細節,但本書中並未提到。在***b***與***c***群的老師中,有一部分只收一定程度以上的學生。這導致大多數的初學者只能選擇***a***群的老師,因此這些學生只能留在初學或是中等程度階段,而不被***c***群的老師所接受。因此,絕大多數的學生放棄學琴,縱使他們有成為音樂家的天賦。進而導致一個錯誤的概念,學琴是勞碌終生而無用的。所以,被不好的老師所教導的學生,並不知道他們需要更好的老師。

  鋼琴理論基礎知識二

  1 技巧是能彈奏無數鋼琴樂句的能力,因此它不是單純的手指靈活,而是許多技能的總合。獲得技巧的課題,簡而言之,就是解決如何在短時間內學會這麼多種不同的技能。令人驚訝的是,透過正確的練習方法,鋼琴技巧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這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這些技巧是透過兩個階段來完成:***1***先找出手指,手掌,手臂等等,如何運作。***2***運用肌肉、神經的控制來輕易地執行這些動作。第二階段是著重在「控制」,而不是力道與耐力。許多學生認為,鋼琴練習就是數小時的手指體操練習,因為他們從未被告知技巧的真正定義。事實上,當你在學習鋼琴時,你是在發展你的大腦;獲取技巧,是發展更快速的身經連結過程,產生更多能控制手指動作及記憶的腦細胞,及「說音樂語言」。事實上,你是在使自己變的更聰明,讓自己的記憶力更好,這也是為何學鋼琴有這麼多益處,例如增加抗壓性及記性。這也是為何,背譜與技巧是密不可分的。

  2 在音樂與技巧間,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鋼琴教師們知道學生必須作有音樂性的練習,來學會技巧。但是在彈奏的機制中,耳朵與大腦要如何配合呢?技巧與音樂性都需要精確性的控制。事實上,所有的技巧缺失,都可以在音樂中測出。至少,音樂是檢驗技巧是否正確的最佳方法。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更多瞭解釋,為何不能音樂與技巧分開。縱然如此,當沒有人在旁邊時,學生通常會傾向於做無音樂性的機械化練習。這樣的練習,對於技巧學習相當不利,常會造成「琴房中的鋼琴家」:他們喜歡彈琴,但是卻無法演奏。

  3 為何「較慢速的音樂性彈奏」,會比「較快速的練習」能更有效率的增加速度?這有 3 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兩者都需要精確的控制力。第二,當慢速彈奏時,你可以避免肌肉緊張以及養成壞習慣。第三,慢速練習時,你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手的動作、放鬆等等。以上這些因素,組合起來稱為「快速彈奏退化症候群」。

  4 音樂訓練對於小朋友有相當助益。大多數的小朋友如果經常處在音準的鋼琴音響環境中,很自然的就會發展出絕對音感 ━ 這並非超乎尋常。沒有人天生就有絕對音感,這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音階中每一個音的頻率是人類制定出來的,自然界沒有任何定律規定中央 A 必需是440Hz ***。如果絕對音感沒有持續的練習維持,也會逐漸喪失。鋼琴訓練,可以在兒童3、4歲時就開始。嬰兒從出生起,就處於古典音樂的環境中,是相當有助益的,因為古典音樂是所有音樂型態中,最複雜,也最具有深度與廣度的。有些流行音樂,過度集中在一些狹窄的內涵,例如音響 、 簡單的音樂結構,這些並不會激發大腦的音樂性,反而會使大腦的發展與音樂漸行漸遠。

  鋼琴理論基礎知識三

  1 人,不需要特殊的天賦來彈好鋼琴。雖然作曲是需要一些天賦,但是動動手指來彈鋼琴,並不需要音樂性的大腦。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擁有相當的音樂性,只是我們缺乏技巧來做出音樂表現。我們都曾聽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而且能指出其間的差異—— 這種音樂敏感度,便足夠彈鋼琴所需。每天練習 8 小時不是必需的,許多成名的鋼琴家,建議一天只要練習 1 小時。每週練習 3~4次,每次 1 小時,就能維持進步。當然,如果你多一些練習,就會進步較快。

  2 值得一提的是,放鬆,是僅就身體而言,大腦一直都專注在音樂上,當練習時也是一樣。所以,無意識的機械化練習,例如哈農***Hanon***的練習曲,對於大腦音樂性的發展相當 不利。如果你在練習時,不培養大腦的音樂性,大腦會對於演奏感到麻木,你會像個機械人一樣演奏。這種情形是造成演奏時緊張的成因,沒有周全的準備,你知道成功的機會是渺茫的。

  3. 對於一首新曲子,讀譜並視奏,能夠知道這首曲子聽起來怎樣。要熟悉一首曲子最好的方法是聆聽演奏***錄音***。有些評論認為,在學習一個新曲目前先聽別人的演奏是一種「欺騙」的行為,這實在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學生或許會模仿錄音的演奏方式,而不是自己的表現。但是,模仿他人演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演奏是極端個人化的。

  4. 學一首曲子,要從最困難的段落開始。理由很明顯,因為你要花最長的時間來練習最困難的段落,所以你要多花一些時間。如果你將最困難的段落留在最後,當你要演奏時,你會發現這將是你最弱的一環,而常在這裡遇到困難。很多曲子的結尾是最精采、最有趣、又最困難的,你或許會從曲子的最後開始練起。有好幾個樂章的曲子,你大多會從最後一個樂章的最後開始練起。


鋼琴理論基礎知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