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識譜的方法_科學快速識譜的技巧

  喜歡唱歌的人都想學會識譜,但是,由於音樂教育上的缺失,造成了在我們人群中,會識譜成了“千里挑一”的現象,業餘合唱團中會識譜的沒有幾人,多數指揮又不肯紮實進行識譜訓練,興奮點都在演唱作品上,嚴重的阻礙了我們合唱水平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識譜真的那麼難嗎?答案是:不難!只要得法,學會識譜不是很難的事情。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學習識譜的方法問題。

  科學識譜的方法

  ***1***像學習識字那樣學習認音識譜

  文字比五線譜複雜得多,文字尚能掌握,何愁識譜難呢。但是如果不注意方法,識譜的過程會託得很長。五線譜上每一個線、間位置代表一個有固定音高的音,沒有重複用記憶法辨音既快又牢。許多孩子都不靠記憶而靠一線一間地的爬著格子數,那實在不是好方法。舉例說中央C這個音記在樂上,首先它有一個固定的位置,記住它,它在鋼琴鍵盤上有固定位置,它有它的音名,唱名,統統記住它哪怕花上兩天時間來重複這一切並加以鞏固,如果孩子因此而不論在何處,一眼看見到就能認出,就能唱唸,就能彈對那真是比認了七八個音而見到其中任何一個都事是而非要值得的多。這才是事半功倍,一勞逸的事情。孩子易於模仿也容易依賴,如果家長在初學識譜時急於求成,不自覺的替代的話,隨著程序的複雜和變化,你才會發現,實際上孩子許多東西並沒裝進腦子。學過的東西好像幾乎沒有學,又需重來,這多糟糕哇。這種教訓一定要記取。

  ***2***培養和訓練節奏概念要循序漸近,逐步複雜

  第一步,首先把常用音符的形狀,名稱記住。然後是建立單位拍準確拍點的概念。我們要想辦法把節拍,實際上是一個時間概念這種無形的東西變成孩子可以捉模到的有形的東西。讓我們來利用節拍器吧。節拍器的擺動和聲響都是有形的。擺動一次,聲響一下就是一拍有了節拍器的準確拍點,我們再來訓練孩子內心培養把握住這種節拍點。當內心能夠準確表達這種節拍概念時,腦子就一定能指揮手指按照音符規定節奏演奏它們了。整數的,即以一為單位的節奏相對容易掌握,要輪到學習1/2拍,1/4拍或附點,切分節奏時就又會有許多困難,解決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我想強調的並不是具體方法,而是一種思路,或者說是一種根本方法,那就是,一切要從武裝頭腦出發。對於孩子們科學的方法只有一條,即先動腦,後動手。

  ***3***不要盲目上琴,學會離琴看譜

  說起練琴,就把孩子抱在琴凳上坐下,其實,同孩子一起玩玩音樂遊戲,如果在上琴前學會“研究”樂譜,像看書一樣看譜把上琴後需要操作手指而分散的精力集中於事前看清譜號調號、拍號,注意到譜上除去音符的別的符號,先認一認音高,想一想音符時值長短及相互關係,使腦子準備在動手之前就一定會克服上琴後死盯住某個音而可能發生的疏漏,減少盲目的性,而避免各種錯誤。

  ***4***用慢速識譜

  對於新譜以不適當的速度識譜是釀成多種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速度太快一切都來不及準備。眼睛,腦子走不到前面就會手忙腳亂。時間拍點一過,節奏就亂了,手來不及到位就必然找錯位置彈錯音,那樣節節巴巴,斷斷續續識譜,節奏音調都破壞得面目全非,何以能得到正確的音響和正確的技巧動作習慣呢?所以,一定要放慢速度認譜。速度如何適當?讓腦子,眼睛走在手指前面,能以準確的節拍不間斷,不停頓的按音符的節奏演奏下去的速度為適當。

  ***5***分段,分句,分節的學看起來慢,實際上快

  音調的熟悉,節奏的把握,技巧動作的習慣都要依靠重複,重複的部份太長不利於記憶,如果分節,分句,分段的重複概念和習慣容易建立,看起來只學了一句,但把握了一句,比學了四句,一句也沒掌握好得多。所謂科學性就是體現在能主動去適應客觀事物發展規律這些方面的思維方式。並以這樣的思維方式去尋求科學的方法。

  攻克識譜難題的5個方法

  1、提醒法

  在學習一首新曲子時,開頭的幾個音兒童可能會認真的去識譜,但在接下來的彈奏中他們很容易按照譜子上標註的指法去“猜”音。很多兒童啟蒙教材由於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問題,一般在指法安排上都很有規律,所以很多兒童通過只看指法也能順利的彈奏。

  為了避免出現兒童“猜”音的情況,可以讓兒童在開始彈奏每首曲子之前先把譜子上的每一個音“讀”出來。做這項工作之前,家長可以先把譜子上的指法遮住,防止兒童通過指法去猜音。

  在識譜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要讓兒童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如果兒童一時想不起來,家長可以通過“提醒”的方法***比如告訴兒童中央C的位置***讓兒童自己來找音,而不要直接把音告訴兒童。

  2、像學習母語一樣識譜

  相比較之下母語——漢字要比五線譜複雜得多。既然我們能用科學的方法識字,那麼只要方法正確學習五線譜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線譜上的每一條線、每一個間都代表了一個有固定音高的音,而且沒有重複。要想把每個音都記住,首先要先搞清楚音和音之間的距離概念。

  周廣仁曾說:從一條線到鄰近的一條線中間隔了一條河,要“跨”過去,在鍵盤上要隔一個音,從一個間到鄰近的間中間有一堵牆,也要“跨”過去,鍵盤上也要隔一個音。但從線到鄰近的間,或從間到鄰近的線叫“走”,在鍵盤上是旁邊的音。這種“跨”和“走”的概念,對於兒童最好用大動作,家長可以在地上劃線,讓孩子用全身動作體會“跨”和“走”的區別’。這種認譜的預備練習將會幫助兒童提高識譜能力。

  3、邊彈邊唱

  有的小朋友懂得一面彈,一面繼續往下面小節的音符去看。也就是說,眼睛走在手的前面。而另外的小朋友卻是彈到哪裡,看到哪裡,想到哪裡,腦子不先行一步,這樣就耽誤時間了。識譜慢的孩子不一定是智力差,這裡關係到一個方法的問題。家長可以讓兒童在彈琴時邊彈邊唱。如果要求兒童在彈琴的同時把譜子上的音唱出來,那麼就能避免兒童出現腦子跟不上手的現象了。邊彈邊唱的練習剛開始的時候必須放慢速度,家長不必太著急,讓兒童慢慢想好了再進行彈唱,等兒童熟悉了這種技能後才能慢慢加速,使彈唱更加流暢。

  4、慢速識譜

  用不合適的速度去識譜也是造成多種錯誤的原因之一。對於一首新曲子來說,速度太快一切都來不及準備。眼睛、腦子走不到前面,拍子亂了,節奏也就亂了,手來不及到位就一定會找錯位置彈錯音。這樣斷斷續續的識譜,節奏和音調都破壞了,更別提曲子的完整性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放慢速度去識譜。

  5、分節、分句、分段練習

  音調的熟悉,節奏的把握,技巧動作的習慣都要依靠重複。但是重複的部分太長也不利於記憶,所以我們可以用分節、分句、分段的練習。這樣練習表面上看起來只學了一句,但卻牢牢的掌握了這一句,比起學了四句,一句也沒掌握要好得多。

  快速識譜的7個小技巧

  1. 眼先手後

  俗話說“眼明手快”——眼睛一定要亮,眼睛走在前面手才能夠快得起來——看譜的時候,眼睛永遠要看下一個小節,眼睛是將來時,手是現在時——手穩穩地跟在眼睛後面,慢慢養成一前一後兩條平行線並行的閱讀習慣。

  就像大量閱讀是我們提高閱讀速度的基礎一樣,而有了量之後就很容易上升成質的飛躍。這聽起來難,而實際上生活中我們就是這麼做的!當我們看書讀報的時候,老師常常這樣教我們,尤其是朗誦的時候要是碰上了跳到下一行的轉折點,眼睛更加是要先到下 一行,等著後面正在念的嘴巴,這樣才不會每隔一行停頓一下。

  2. 鍵盤盲“打”

  不要來來回回地在譜子和鍵盤上檢查對應,一會看譜一會看手,這種來回檢查的習慣其實很不好,不僅不能夠提高看譜準確度,彈奏速度也會受影響。逼著自己記住鍵盤音的位置,從簡單的沒有大跳的曲子開始訓練自己對鍵盤的控制能力,要麼只看譜不看手,要麼只看手不看譜,很快就會像在電腦上盲打般的在鋼琴鍵盤上馳騁了。

  3. 眼快手慢

  我們的眼睛是有記憶功能的,儘量讓眼睛看譜的速度快一些,不要害怕手跟不上;當手彈奏的時候,動作小一些,貼著鍵盤慢一點兒彈,穩穩的一步一個腳印地練習。手眼的這種時間差其實是很寶貴的,手可以在下鍵的時候稍微喘口氣,這樣正確率會比較高。

  4. 細緻觀察

  不僅要在第一時間留意到音符和節拍,還要注意漸強、減弱、漸慢、重音記號等,也就是儘可能地把譜面上標記的所有細節都熟記於心,等到下手彈奏的時候,才不會丟三落四。

  5. 背奏優先

  還沒有彈奏之前,養成一個習慣:先用眼睛掃一遍,在瀏覽的過程中就開始背奏,能記下多少就背多少。當開始在鍵盤上彈奏的時候,你背奏的本事越大你識譜彈奏的速度也就越快。

  6. 留心變化音

  不要放過任何一個附點或者臨時升降號,提前準備好就不會出現多一拍少一拍的情況,對於一些臨時升降號,要提早做出上下黑鍵的動作,就不會出現臨時衝上去、再匆匆掉下來的黑鍵手指動作了。

  7. 忽略裝飾音

  裝飾音說是不佔時值,但是裝飾音在樂譜上存在著,有的時候還不止一個音符的齊刷刷站一堆,這樣一個個彈出來經常會讓識譜者把本來好好的節拍搞亂了,所以建議識新譜的時候可先忽略。

  建議“多看譜”,彈這一個音***小節***時,眼睛就看到下一個音***小節***或後面的其他音;選擇一些相對短小簡單的曲目讓孩子練習***可從2~4個小節開始***等等。這樣孩子的識譜能力便能一點一點地在練習中提高了。


1.學習識譜的方法

2.唱歌應該怎樣學習簡譜

3.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4.鋼琴如何快速識譜

5.識讀鋼琴樂譜的方法

6.初學鋼琴如何提高識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