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時間的歌評價

  《時間的歌》是陳綺貞新推出的一張專輯,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張專輯。

  《時間的歌》的演唱者

  對陳綺貞的態度一向是“我喜歡但是不想推薦”,因為推薦她是很有風險的,她也說了認為自己的聲音是有缺陷的,何況她的歌詞都寫得很隱晦。《魚》、《旅行的意義》、《還是會寂寞》之所以會很紅是因為它們太正常了,可是在我看來她一直都是一個喜歡做實驗的神經病。

  從來沒覺得她是什麼小清新,讓我喜歡上她的是《躺在你的衣櫃》、《花的姿態》前奏,還有《西風的話》***因為這是小學音樂課本上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她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很好玩的,有些內向的,有很多堅持的人。她能夠從一些特別的角度出發去表達一些已經氾濫了的東西。

  《時間的歌》的旋律和歌詞

  昨晚戴耳機聽《時間的歌》,兩遍,第一遍覺得這些歌怎麼都奇奇怪怪的......第二遍就覺得還不錯啊,不過peace and revolution是接受無能了,因為大多數混雜一些英文的中文歌我都不怎麼喜歡.......《漣漪》、《柏拉圖式的愛情》、《沙漏》、《別送我回家》都還好,反而不那麼喜歡《流浪者之歌》,因為唱得太用力了。

  很多人說這次的編曲複雜了很多,其實她的舊歌也不總是隻有一把吉他,譬如《小步舞曲》、《雨天的尾巴》、《最初的起點》這些歌的伴奏也是相對複雜的。可是新專輯的編曲確少了某些東西,曾經我會專門在伴奏網上找一些陳綺貞歌曲的伴奏聽***比如《小步舞曲》、《小塵埃》、《告訴我》,還有其他一切純吉他伴奏的歌曲,但這次的伴奏是沒多大吸引力的,歌曲的水準也就因此下降了,會有一種“這些歌其他人也寫得出來的感覺”。

  如果新專輯裡的某幾首歌,譬如《柏拉圖式的愛情》、《沙漏》、《倒數》等等歌曲出現在其他人的專輯裡,也許大家會認為他們是還不錯的歌曲,但陳綺貞的水準不應該是這樣的。曾經聽陳綺貞,每一首聽下來都是很順暢的,也許在一些人看來,她的歌很簡單,但是我的要求不高,簡單沒關係,只要舒服就好,可是新專輯旋律中某些轉折顯然是比較生硬的,像《普魯斯特行動》、《秋天蒙太奇》都有些怪怪的,感覺這不像是她這種向來認真的歌手能允許的。

  說到歌詞,她過去的歌詞裡傳遞的是一種很私人,孤傲的,又有些悲觀的情感,當然也不是從來都這樣,畢竟每個人都是很複雜的,我會喜歡《表面的和平》、《孩子》、《情歌》裡那個她,也會喜歡《讓我想一想》、《女明星》、《最初的起點》裡很活潑的她,或者是《靜靜的生活》、《小塵埃》裡那個好像在講一個魔幻故事的她,她的曲風和用詞都是很有特點的,她那麼喜歡埋下一個長長的伏筆,又在最後一句裡全部推翻,這是她的遊戲,在《魚》裡也玩了,在《別送我回家》、《家》裡也有,她還是會玩,卻不再是那麼強烈的感覺。

  一些人認為她的創作力能力下降了,這個我倒不會同意,因為《The Verse》和《demo4》裡面仍舊有很多很棒的曲,說到《The Verse》,個人非常喜歡《周夢蝶》啊,她新的唱法也很奇妙,很飄渺。

  《時間的歌》的總評

  其實《時間的歌》整張專輯除去《流浪者之歌》外,其它歌都很輕盈,輕到把她那些自私強烈的情感都藏了起來,整個人都變得積極光明起來,但這種光明也是淡淡的,“時間的歌”這個概念被她傳遞出來後,好像變成了:其實很多事都是很輕很淡的,我們只要去接受它現在的樣子就好。也許這是她成熟的表現,不再唱“我愛你,我愛你,我用盡所有美好夢想“,或是“用我自己的心邪惡的對待你”,她歌裡原本和“我”相對的那個“你”正在慢慢褪色,變得更飄渺,更虛幻,不再是一個能抓住的,能坐在她對面的人。從前她的很多歌都像在講一個愛情故事,從《太陽》開始就不再是了。《時間的歌》裡歌詞的範圍更加大,不再是一種可以與特殊事件對號入座的情感,而更像是一種狀態。

  《時間的歌》的英文是Songs Of Transience,也許她就是想要一些輕盈隨意的東西,畢竟她總在做實驗,把專輯當成遊戲也沒什麼不可以,儘管這張專輯不那麼合我的心意,不過也許能嚇跑一部分喜歡她那些所謂主打歌的歌迷,畢竟對於喜歡她的人來說,“主打歌”從來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