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的個人資料

  李宗盛,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兼創作歌手,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夢醒時分》《笑紅塵》《傷痕》《領悟》《問》等。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李宗盛的歌曲創作

  李宗盛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詞曲包辦,旋律與歌詞並重。旋律方面,《17歲女生的溫柔》《生命中的精靈》等早期作品曲風清新質樸,帶有鮮明的校園民謠特徵;像《當愛已成往事》《領悟》《愛的代價》等都是旋律極其優美的都市民謠抒情典範;而《真心英雄》《壯志在我胸》等歌曲則是取簡舍繁,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取勝;《我是一隻小小鳥》《寂寞難耐》《給自己的歌》等歌曲的旋律則更為灑脫和不拘一格。李宗盛擅長對不同的歌曲搭配不同的曲風,以此表達出創作者不同的心境和思想。

  歌詞方面,李宗盛的歌詞不走連篇累牘辭藻的華麗堆砌路線,也少有故弄玄虛,過分意象化和朦朧化以至晦澀難懂的傾向,而是從平凡人的角度,以生活為出發點,歌詞風格平易近人,簡約樸實,將濃濃的感情深藏在理性的文字中,而聽者卻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和李宗盛的歌詞引起感情的共鳴。

  換言之李宗盛擅長用簡練平實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和感情寄託,這是由於其看似平凡的歌詞中往往蘊含著高度濃縮的哲學智慧和人生感悟,這種感悟往往需要聽者豐富的人生歷練來體會,有時甚至會深刻而毫不留情的擊中聽者內心,這也是有人說年齡越大越能體會李宗盛歌詞的緣故。

  李宗盛:樂壇伯樂

  李宗盛之所以被稱為“華語流行樂壇教父”,除了他擅長創作,製作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即他對新人敏銳的眼光,洞察力以及對後輩的發掘和提攜,於是作為華語樂壇教父,李宗盛桃李滿天下。

  李宗盛和周華健

  周華健說起李宗盛當年的知遇發掘之恩,一臉聲色:“大哥是把我從路邊撿回來的人,在滿眼茫無頭緒中幫了我許多,很多年來我們的關係既是師徒又是朋友、兄弟。”周華健早年一直在民歌餐廳駐唱賺錢。他做的第一張唱片叫《最後的圓舞曲》,可就在發行前一天,唱片公司倒閉了。其後的歲月裡,周華健幾乎唱遍了臺北大大小小的西餐廳。就在這時候,他生命中第一個救星李宗盛出現了。周華健引起了喜歡在民歌餐廳打麻將的李宗盛的注意,被李宗盛籤進滾石從助理做起,兩年後李宗盛幫助周華健製作了個人首張專輯《心的方向》,一炮而紅。

  李宗盛和辛曉琪

  辛曉琪原本是福茂唱片旗下歌手,發行三張唱片卻未紅,打算退出歌壇當鋼琴教師,但偶然間被李宗盛在路上聽到名不見經傳的辛曉琪在電臺的歌聲,於是被李宗盛排除萬難籤進滾石。兩年後,李宗盛才創作出一首叫《領悟》的歌給辛曉琪,交給她的時候話還說得很低調:“對不起讓你等了這麼久,但我覺得這首歌不會紅。”辛曉琪當時簡譜,哼出來,也覺得不是可以走紅的作品。李宗盛的好友成龍聽了《領悟》這首歌后說“《領悟》如果能紅,我頭給你”,結果這張由李宗盛製作的同名專輯《領悟》爆紅,創下了一天賣兩萬張的記錄。成龍至今還欠辛曉琪一顆頭。後來辛曉琪多次提到恩師李宗盛:“這首《領悟》改變我一生”

  李宗盛和張信哲

  1987年,張信哲讀大二時,在校內歌唱比賽中拿下冠軍而吸引臺下擔任評審的滾石唱片公司高層的注意,於是滾石公司約阿哲見面,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李宗盛。當時的李宗盛是滾石製作部的主管,掌管發掘新人包裝新人的大權。“大哥一見面就問我為什麼唱歌,我心裡有一些發毛,簡單地回答了一句‘我喜歡’。”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回答,堅定了李宗盛簽約張信哲的信心。因為有李宗盛的提攜,張信哲順利進入滾石併成功發行了數張專輯,1993年服完兵役的張信哲整整沉寂一年,但他最終等來了大哥李宗盛為他精心打造的專輯《心事》,主打歌為李宗盛寫的《愛如潮水》,成功將張信哲推上顛峰,從此張信哲紅透兩岸三地,後來李宗盛又陸續為張信哲寫了《別怕我傷心》《愛不留》《我是真的愛你》等作品。

  李宗盛的個人經歷

  李宗盛被華人音樂界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製作過的歌手,獲得的獎項無數,是華語流行樂壇公認的首席金牌製作人。如果把一張專輯比作一部電影,製作人就相當於導演,他要把握專輯的風格方向和曲風,為歌手量身創作詞曲,訓練和指導歌手唱法,同時要負責錄音工程的排程、組織排程製作、監督錄音的過程、進行混音以及母帶後製等工作。李宗盛製作的專輯不論在藝術高度還是商業價值都非常成功。

  在藝術上,臺灣百佳專輯***1975-1993***中由李宗盛操刀製作的有10張,佔百佳專輯的十分之一。臺灣新百佳專輯***1994-2005***中由李宗盛操刀製作的有3張***其中《勇氣》專輯是與光良,李正帆聯合制作***,於是在整個臺灣二百佳專輯中,有13張打下了製作人李宗盛深深的烙印,穩居製作人入選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