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是什麼節目

  《我是歌手》***I am a Singer***是中國湖南衛視從韓國MBC引進推出的歌唱真人秀節目,由洪濤團隊打造,節目每期邀請7位已經成名的歌手之間進行競賽。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節目《我是歌手》的相關介紹吧!

  節目《我是歌手》的背景

  2011年3月,《我是歌手》在韓國播出後,受到總統褒獎,並且讓多個沉寂已久的實力唱將的演藝事業枯木逢春,在韓國幾乎將本地歌壇重新洗牌,每期節目中由七個知名歌手演唱的七首歌幾乎雄踞了所有音樂排行版,以至於唱片公司開始聯名抗議,認為這大大擾亂了流行音樂生態,讓偶像團體們無處逃生。2012年9月,湖南衛視製作人洪濤在繼續製作節目《百變大咖秀》的同時,開始進行新的專案選擇,看中了這檔海外節目。

  節目《我是歌手》的賽制

  我是歌手包括普通賽、復活賽***第二、三季為突圍賽***、踢館賽***第三季***、半決賽和決賽。

  第一季和第二季普通賽共分為5輪,每輪演出分兩場。每輪有7名歌手參與競演,在選歌上,除了第一次參賽可以唱自己的代表作,其他一定要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每場均有500名觀眾聽審參與表決,500名聽審來自五個不同年代,專家顧問只對參演歌手的表現作出點評,並不參與評分和篩選的工作。每次工作人員進行票數計算時,都會有專業的專家進行現場監督,對每位選手的票數都是十分認真負責,杜絕黑幕現象。每位歌手都有一位“經紀人”,“經紀人”一般由湖南衛視主持人擔任。歌手被淘汰,相應“經紀人”也被淘汰。另外,節目無固定主持人,主持人一般由參加競演的某位歌手擔任。

  每期七名歌手演唱完畢之後,每位聽審選擇3位自己認為本場表現最佳的歌手。每輪的第一場和第二場競演所得票數相加,總得票率累計最低的選手被淘汰出7人陣容,由新加入的一位歌手頂替。被淘汰的歌手在淘汰後的第二期中作為壓軸返場演唱,返場演唱不再計入投票。第一季復活賽邀請在節目中被淘汰的選手再進行一輪比賽,勝出者可和留下的6位選手角逐年度歌手。第二季突圍賽則是新補進的歌手與已淘汰的歌手都要參加突圍賽,優勝者進入歌王爭霸賽。

  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淘汰賽制,在常規比賽的基礎上,在每兩場一輪的競演後增設了踢館賽,將賽制升級為“2+1”的模式。前3輪比賽每輪3場,按先後順序為排位賽、淘汰賽和踢館賽。最後一輪則有4場,分別是排位賽、淘汰賽、突圍賽和總決賽。節目組的目標是:每場都有人員變動。

  節目《我是歌手》的主要季度

  第一季

  我是歌手第一季節目共13期,隨著比賽的深入,節目增加“輪盤抽歌”、“致敬專場”等多種比賽形式,提升了節目的懸念度,13期節目總播放量累計接近7億次;歌王之夜 “我是歌手”微博熱門話題突破1億次;百度指數搜尋“我是歌手”顯示,使用者關注度、媒體關注度分別達到120萬、4000萬,創下同型別節目記錄。

  第二季

  我是歌手第二季的賽制沿襲第一季的規則,共14期。從歌曲分佈資料上看,上一季臺灣歌手原唱歌曲有60首,比例超過一半,第二季縮減到47首;香港歌手和粵語歌依舊非常尷尬,僅僅被翻唱了兩首Beyond的經典,連鄧紫棋都未有唱自己的粵語歌。反倒是15首英文歌多過上一季的12首。

  第三季

  我是歌手第三季共有14期節目,分為4輪,比賽形式包括排位賽、淘汰賽、踢館賽、突圍賽和總決賽5種。

  第四季

  我是歌手第四季共有14期節目,分為5輪,比賽形式包括生存賽、踢館賽、突圍賽、半決賽和總決賽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