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時應該怎麼正確呼吸

  長跑時,因為肌肉活動劇烈,需要的氧氣增多,所以呼吸頻率必須大大加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呼吸的方法掌握得不正確,就會過早地出現疲勞,難以跑完較長的距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長跑時正確的呼吸方式就是,希望能幫到你。

  長跑時正確的呼吸方式

  長跑是一項活動量大,持續時間長的運動。長跑時,因為肌肉活動劇烈,需要的氧氣增多,所以呼吸頻率必須大大加快,在這種情況下,要是呼吸的方法掌握得不正確,不能更好地促進體內的氣體交換和血液迴圈,就會過早地出現疲勞,難以跑完較長的距離。有時,還會引起呼吸器官發炎、嗓子疼或咳嗽。

  那麼,怎樣呼吸才更有利於健身呢?有人說,應該用鼻呼吸,不能用口呼吸;有人說,光用鼻呼吸不夠,還得用口呼吸,做到口鼻並用才行。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要看在長跑的哪個階段應用,還要看跑的速度快慢。

  一般來說,在長跑的開始階段或跑得很慢時,尤其是在冬天練長跑或頂風跑時,應該用鼻呼吸。因為鼻腔內有豐富的血管,能把通過的空氣溫度提高一些;鼻粘膜分泌有液體,能提高通過的空氣的溼度;鼻毛和鼻粘膜的分泌液,還能阻擋,清除塵埃和細菌,對呼吸道起一定的保護作用。用口呼吸,雖然能多吸進些空氣,可是冷空氣大量進入氣管和咽喉,容易引起咳嗽、氣管炎、腹痛。用口吸氣會把空氣中的塵埃和細菌直接吸入體內,這樣還容易引起其他疾病。

  不過,在跑過一定距離或跑速加快後,特別是在長跑比賽時,單位時間內的通氣量要比安靜時增加幾倍到幾十倍,只用鼻子呼吸不能滿足需要,憋氣難受,就必須再加上口的呼吸了。

  口鼻並用,要注意的是不能張大口呼吸,而是應該鼻吸口呼,只用口來呼氣。口呼的方法是:口微開,輕咬牙,舌尖捲起,微微舔住上顎,讓空氣從牙縫擠出去。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有適當深度;吸氣要緩慢勻和。

  呼吸還應和步法密切配合,更好地滿足身體對氧的需要,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自然。配合方法,應該是兩步一呼,再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再三步一吸。中途加速跑或比賽作終點衝刺時,呼吸的深度和節奏,可隨著步伐的加快而相應地加深、加快。

  長跑的四大要領有哪些

  正確的跑步動作

  起跑後,兩肩稍提,兩臂彎曲成90度,隨著跑的節奏自然擺動,前後擺動不大而稍有上下彈動,肩稍抬高。

  跑步中大腿前抬較高,後蹬充分,這樣可使腹部肌肉緊張;腳尖要朝向正前方,後蹬要有力,落地要輕柔,動作要放鬆。

  腳的著地動作

  應採取全腳掌落地然後過渡到前掌蹬地的方式。腿的後部肌肉會比較放鬆,且跑起來省力,但是速度較慢,適合多數人和初學者平時的健身選擇。

  控制腹肌

  長跑中腹肌應適度緊張,注意提氣,這本身就是對呼吸器官功能的訓練,也是對腹肌的鍛鍊。在跑動中,腹部壓力增大。

  腹肌的控制力就能使肚子不至下垂或突出,它對保持身體的健美很有效。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力量會減退,可適當增加一些增強腹肌的練習內容。

  正確呼吸

  在長跑的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方式和節奏。一般情況下,可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吸,注意節奏不能起伏過大。

  吸氣方式上應採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式的呼吸。長跑時,可用舌抵住上顎,以避免冷空氣被大量的吸入體內而造成對氣管、支氣管的刺激。

  哪些人不適合長跑

  隱匿性疾病患者

  假如進行的跑步運動太過於劇烈的話,很可能激發體內潛在的病變,例如膽結石病,可能本來膽結石病只是潛伏在你體內,但是過於激烈的跑動,可能將膽結石震落或者移位,從而導致病變發盒動量合適是必要的。

  腿部受傷者

  正所謂:“傷筋動骨一百天。”如果腿部不小心拉傷或者是扭到了,應該停止運動,因為腿部受傷的話行動都不便利,怎麼可能得到良好的運動效果呢?請不要固執地堅持跑步。以免加重你的傷勢,延緩腿部傷勢痊癒的日期。

  嚴重的心臟病患者

  跑步會讓你的心跳加快,增加體內對氧氣的消耗量,容易讓你上氣不接下氣。那麼心臟病患者是不能激動的,如果跑步時心跳過快,很容易會出事故。所以不建議患有嚴重心臟病的人進行跑步健身,以免發生意外。

  體重過重的人

  因為跑步時會讓下肢承受三到六倍的壓力,所以體重過重的人會很容易使下肢受傷,建議先減肥減重再開始跑。或者從快走開始慢慢再過渡到跑步。

  達到退休年齡者

  一般來說,男的60歲,女的50歲以上都不適宜太劇烈的運動,畢竟體力上比年輕人要差一些。科學證明:這類人最好是打打太極拳、練練氣功等舒緩、輕柔型的運動。當然,如果你只是慢跑或者是散步的話,那倒是沒有多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