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的相關規則

  為了記錄和傳播棋藝, 人們曾創造出幾種記錄棋步的方法,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寶典。那中國象棋有哪些相關的象棋規則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歡迎來閱讀

  中國象棋棋譜

  象棋棋譜,士相象有時也能起助攻作用, 但屬於防禦性的子力。車馬炮都俱有進攻和防禦能力, 但屬於進攻性子力。其中車的戰鬥威力最強, 馬同炮相比較, 一般的說, 在棋戰初期, 馬是腿短的子力, 又有鱉腿的限制, 不如炮來的靈便, 到了中殘局階段, 它八面威風的本領就容易亮像了, 但要武斷的說殘局時馬強於炮, 也是欠科學的,只能根據當時的客觀條件來評定。將帥最珍貴, 受到攻擊無處躲避,或無子可動, 就輸棋了。雙方誰也制不住對方的將帥就作和棋。

  這裡順便提一下, 那方先走的間題。我國過去是紅先, 1956年年國家體委規定, 比賽時黑方先走,海外一直沿用紅先, 目前在國際性比賽中, 是執行紅方先走。

  象棋棋譜為了記錄和傳播棋藝, 人們曾創造出幾種記錄棋步的方法。現在書刊上常見的一種, 如“炮二平五” , 中文數字代表黑方, 就是把黑方的炮, 從二路平移到五路即擺中炮。“炮8平5” , 阿拉伯數字代表紅方, 就是把紅方的炮, 從8路平移到5路。“馬二進三” 是把黑方的馬, 從二路按日字型跳到三路上去。“車9進1”是把紅方的車, 從9路向前進了一格。“炮五進四” 是黑方把五路上的炮向前進了四格, 吃掉了紅方的中兵。“退”與“進”的含意完全相反.

  什麼是象棋的開局中局殘局和殺著?

  象棋棋譜的棋戰一般可分成開、中、殘三個階段。開始的時候, 雙方都是個子, 人馬一樣多, 通過佈陣拉架子, 把自己的子力調遣到有用和通暢的戰略位置上去, 構成一個有利於進攻或防禦的體系, 這個階段就是“開局”, 一般在個回合左右雙方各走一步算一個回合。人們從長期的實戰中, 摸索、探討和總結出不少典型的陣式,如“當頭炮” 、“屏風馬” 、“順手炮” 、“單提馬” 等等。介紹這方面的棋譜較多, 在學習這些陣式時, 雖然可以做為公式記憶, 但往往一步棋的差異, 發展下去, 情況會完全不同, 所以必須注意理解佈陣的實質, 決不要機械的套用。

  雙方擺好陣式之後, 相互攻殺、扭打, 有時人馬犬牙交錯, 殺的險象環生, 有時功力悉敵, 相持不下, 但子力總要有些耗損, 漸漸會分出優劣的趨勢, 這就是中局階段。現在介紹中局技巧的象棋棋譜專著還很少, 要提高中局功夫, 還得從實戰和對局評介中去取得。

  經過酣戰, 棋盤上雙方所剩的子力逐漸少了。勝負或和棋的趨勢逐步明朗了, 只是雙方還必需做出努力才能結束戰鬥, 這一階段叫“殘局”。在殘局裡, 雙方各子之間相互作用所能產生的變化,畢竟要比中局少的多。有關它的一些具有規律性的東西, 如單馬取士, 炮士勝雙士等, 已經被人們總結出來很多, 閱讀介紹它的專著, 是個比較捷徑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開、中殘局的同時, 還有一項基本功就是“殺著” 作殺技巧, 如“重炮” 、“馬後炮” 等。從棋戰開始到結束, 隨時隨地都用得上。我的體會是, 入門後先練“殺著”, 更容易引起興趣, 凡是勇於搏殺的棋手, 對“ 殺著” 的運用都是純熟而高明的。

  中國象棋佈局原則:

  1.首要儘快出動大子:車路要通,馬路要活、炮勿輕發 2.抑制對方大子出動 3.注意子又的協調性和聯絡性

  中國象棋佈局階段宜注意的問題:

  1.走子要有效率***目標明確,不要一子走動過多,能抑彼揚己***

  2.不要多補士象 3.要防止子力擁塞

  4.勿貪吃***或貪渡***兵卒

  5.勿貪子失先

  6.馬勿輕進

  7.要搶佔全域性要道與要點

  8.要注意棄兵爭先

  9.要注意地帶的問題

  10.擴充套件我方空間,壓縮彼方空間

  象棋對方的士角炮***五六炮、反宮馬***,可考慮:

  先用橫車盯住,再用車後炮***最好是擔竿炮型,如中炮雙正馬再炮五平四即是***,硬兌士角炮「破根」

  冷僻而靈活的騰挪: 1.車:「矮車」、「車一進二」、「車一進三」、「大出車」、「車九平二」 2.馬:「歸心馬」、「馬三進一再馬一進三躍象頭」 3.包:進包***包八進一、包八進三***,退包***包五退一、包八退一,包七退一*** 中國象棋譜的記錄方法通常以縱列描述棋子位置,例如:炮八平五,表示由第八列走到第五列;

  如果同一列上有相同一棋子,則以前、後區分,例如:前車進一,但如果同一列上有3只或以上相同棋子,例如:5只卒都在同一列上***這種情況雖然特殊,但不排除存在的可能性***,如是3只兵***或卒***,則稱前、中、後;4只兵***或卒***,則稱前、中前、中後、後;5只兵***或卒***,則稱前、中前、中、中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