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殘局生死棋譜

  通常說的,中國象棋殘局包括四大名局和八大排局。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中國象棋江湖排局中通常說的是中國象棋四大殘局包括:

  中國象棋四大殘局之七星聚會,中國象棋四大殘局之千里獨行

  中國象棋四大殘局之蚯蚓降龍,中國象棋四大殘局之野馬操田

  七星聚會  千里獨行

  蚯蚓降龍  野馬操田

  象棋排局中,影響大,流傳廣,並被譽為“棋局之王”的“七星聚會”,亦名“七星同慶”、“七星拱鬥”“七星曜彩”,依這些局名順序,其最早刊於清代四大排局古譜《百局象棋譜》***第1局***、《心武殘編》***第104局***、《竹香齋象戲譜》三集***第1局***、《淵深海闊象棋譜》***第1局***以及《蕉窗逸品》***第1局***中。這局棋的棋圖由紅黑雙方各七子組成,結局時又多以雙方合計七子組成,所以又有“七星”、“七星棋”、“江湖七星”、“大七星”等名稱。

  “七星”,可有三種解釋:一、南方朱鳥七宿中第四宿有七星之名。如《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胄***二十八宿之一***,昏七星中。”二、北斗七星。如《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三、古樂器名,屬管樂。此局棋,雙方各有七隻棋子,愚意當指北斗七星為是。

  大型著名古局“七星聚會”的紅方一路邊兵有兩種擺法:一種是紅兵在一·四位,如《心武殘編》、《蕉窗逸品》中的便是,另一種是紅兵在一·五位,如《百局象棋譜》、《竹香齋象戲譜》、《淵深海闊象棋譜》中的便是,兩種擺法在著法方面並無多大差異,只是前一種擺法的圖勢略為美觀一點,著法也稍微複雜一點,民間棋局都是這樣子擺的。

  “七星聚會”的圖勢美觀嚴謹,著法深奧精妙,變化繁複多端,引人入勝,是一則車卒大斗車兵的高深排局,所以深得江湖藝人的青睞,併成為其謀生的法寶。研究這局棋,可以提高人們對車***卒***兵殘棋的攻防戰術在實戰中的運用技巧。此局名聞中外棋壇,民國初期,來中國弈訪的國際象棋家丹麥人葛林瑞***Charles,Kliene***愛好上中國象棋,曾於1916年在上海將這局棋譯成英文單行本,介紹到國外。

  “七星古局”,各棋譜均有收入。由於著法編排古老,閱讀不便,故而人民體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由楊官璘等編著的《中國象棋譜》第三集在收入此局時,重新改編了著法,起了很好的進步作用。惜乎仍未能盡善盡美,歷年來,各棋刊均有棋藝討論意見提出。有關這局棋的所有文章中,最為全面完善的則是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由丁章照、楊明忠、陳建國編著的《象棋流行排局精選》***第31局***,書中約有四萬字介紹此局。筆者在整理此局時,以《中國象棋譜》第三集所編的此局著法為主體,參照各棋刊的討論意見及棋友們和愚見之新發現,以新編著法整理之,以期能有日趨完善之效焉。

  “七星聚會”是一則古局,為了保持棋局原有的特色,對於這局棋的棋規問題,這裡沿用民間流傳的棋規慣例來評判,即:***一***甲方一將、一解殺還殺,乙方解殺還殺,雙方不變作和;***二***甲方一將一殺,乙方因解殺而還殺一步,應由甲方變著,甲方不變判負。

  《百局象棋譜》等書中亦稱“千里獨行”,“千里獨行”之名更為流行。

  野馬操田局,最早載於1879年出版的《蕉窗逸品》,著法從《中國象棋譜》、朱鶴洲詮註的《竹香齋》等。

  江湖八大排局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七星聚會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大徵西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火燒連營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炮炸兩狼關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大九連環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小徵東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野馬操田  [江湖排局]江湖八大排局 帶子入朝

  七星聚會  大徵西

  火燒連營   炮炸兩狼關

  大九連環   小徵東

  野馬操田   帶子入朝

  七星聚會——介紹同上江湖四大殘局之七星聚會。

  大徵西——如在“西狩獲麟”局的基礎上增加黑方1·8位邊卒,即成本局圖勢的“徵西”局。關於這隻黑方1路邊卒是由誰加上的問題,1984年9月1日出版的《象棋報》上有人撰文說是上海阿毛於1954年加上的。但據楊明忠先生撰文說,他早在1953年於馬路棋攤上已經見到了這樣的“徵西”局,並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系統探索、研究整理工作,且於1979年把近10萬字的研究心得油印二百套,每套計上、中、下三本小冊子,贈送給全國諸棋友。

  在所有的江湖排局中,著法最深奧,變化最繁複的,可說就是這則“徵西”局,甚至連素有排局之王的“七星聚會”的難度和變化也遠不如此局,它堪稱是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並與“七星聚會”、“野馬操田”、“帶子入朝”、“大九連環”、“小徵東”、“火燒連營”、“炮炸兩狼關”共同組成著名的“江湖八大排局”。

  本局棋的佈局結構嚴謹,氣勢雄偉,除了一開始就有紅方連棄雙炮單車再進車殺局的假象這種極濃的江湖排局特色外,其開局階段紅黑雙方更是殺機四伏,詭祕異常;中局階段黑方攻勢凌厲,紅方拚搏激烈;殘局階段雙方著法細膩綿密,局勢多樣,最後兩難取勝,終成和局。

  火燒連營——又名“單兵連營”,是一則在民間流傳很廣的江湖排局。最早刊於195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的由瞿問秋、楊明忠合編的《民間象棋排局選》***第13局***,原譜著法為和局,經深入研究,應是紅先黑勝

  炮炸兩狼關——這類江湖排局的棋路有兩種,一種為橫炮轟車型,如“炮打兩狼關”便是,另一種是直炮轟車型,如本局即是。這兩種局型的棋路各具特色,變化完全不同,“脫帽”以後,本局炮多兵對炮多卒象較之“炮打兩狼關”車炮兵對車炮卒的著法難度要大,變化更為複雜,因而影響也更廣泛。本局由誰創作,已難考證。曾編入《民間象棋排局選》***第5局***,《江湖殘局》***第38局***。

  大九連環—— 在眾多流行的“九連環”江湖排局中,著法最深奧,變化最複雜,影響最廣泛,當屬本局圖勢,亦稱“大九連環”、俗名“九進中原”。這是朱鶴洲與周孟芳提出的修改局。

  野馬操田——本局為流行的“野馬操田”局,最早載於1879年出版的《蕉窗逸品》,著法從《中國象棋譜》、朱鶴洲詮註的《竹香齋》等。

  帶子長征——本局是一則十分優秀的排局,最早刊於《蕉竹齋象棋譜》***第100局***,局名為“五子奪魁”,***1976年福州魏子丹根據稀有的象棋藝人指令碼《蕉竹齋》編成《蕉竹齋彙編》,油印數百份,廣為贈發***但著法少而且不夠完善。由於紅方三路兵必須在紅車的帶領下巧妙地渡河去牽制黑方,才能謀得和局,故此在民間一向又以“帶子入朝”為局名,簡稱“帶子”。也名“帶子長征”。

  這局棋,局勢簡練,但著法深奧,變化微妙,其對“車兵對車卒”殘棋技巧的探討,堪與“七星聚會”相媲美。它的出現當較“大七星”為晚,古今棋譜中都無完整記載,僅古抄本《湖涯集》裡面有它的類似局勢“落底金錢”,從現有資料來看,此局全憑民間藝人世代口傳,才不致湮沒,並流傳下來。到了近代,“帶子”局更有了深入的發展和高度的提煉,在平淡的著法中包含著高深的內容,著法豐富多采,精妙入微,所以“帶子”局同樣是廣大群眾和藝人們最喜愛的民間象棋排局,它的流傳範圍極廣,從大江南北,到港澳等地均頗流行,成了膾炙棋壇的一則優秀排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