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十訣

  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敗局的開始,如何下好一盤象棋必須要掌握象棋十說。這裡小編談談象棋十訣與兵法、戰爭聯絡緊密,供大家參考.

  象棋十訣與兵法、戰爭的聯絡

  南宋晚期由陳元靚編的一部“日常生活百科全書”《事林廣記》中,收錄了象棋的行棋規定、象棋各子力量計分、象棋十訣等內容。

  象棋十訣與兵法、戰爭聯絡緊密,全文是:一、 不得貪勝,二、 入界宜援、三、 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 舍小就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欲速,八、 動須相應,九、 彼強自保,十、 我弱取和或“勢孤取和”。

  介紹象棋十訣:

  1、不得貪勝:不要急於求勝,容易犯錯,

  2、入界宜援:進入敵人的陣地後應該有子力間的配合和援助,

  3、攻彼顧我:攻擊敵人的時候要先守護好自己的營盤,

  4、棄子爭先:可以捨棄犧牲掉一個或數個棋子,去取得全域性的先手和優勢,

  5、舍小就大:捨棄小的便宜,爭取大的利益,

  6、逢危須棄:遇到危險時必須及時捨棄不必要的棋子,

  7、慎勿欲速:千萬不要謀求速度,要謀定而動,

  8、動須相應:行動的時候要有後續、有呼應,

  9、彼強自保:敵人強大的時候先要自保,

  10、我弱取和:自己薄弱的時候想辦法求和***。

  現代象棋講究的“子力均衡發展、馬活車明、以雙方行棋步數計算得先與否”,也是得益於“象棋十訣”。

  至明代,“象棋十訣”竟被圍棋手們奉為行棋準則,“象棋十訣”又成了“圍棋十訣”。後來,還流傳到東瀛日本,得到日本棋聖秀策的青睞。由此可見,“十訣”對於象棋、圍棋的棋手同樣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說明兩棋的棋理頗有相通之處。“半壁江山半攻守,半爭成敗半悟道。”以棋來比喻人生,從來都是非常的貼切和自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