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的起源

  有人說,中國象棋是中國的驕傲,而國際象棋則是古印度的瑰寶,但其實,這種說法裡有著著巨大的漏洞,以下,小編將帶你們穿越千年的時光,去探尋。

  

  關於一共有以下幾種說法: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遊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鬚拍馬的大臣們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遊戲方式來排遣鬱悶的心情。

  國王對這種新奇的遊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餘,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麼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 “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

  ①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王然而等到麥子成熟時,國王才發現,按照與宗師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半的格子數目都不夠。這位宗師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摺合小麥重量為2587億噸以上。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關於國際象棋的產生,國際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自己獨斷專行,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國王有個親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離開臣民而存在”的道理來勸告國王,但又不敢公開提出自己的意見。他想出了一個暗示的辦法:在木製棋盤上,用骨制的棋子組成兩支軍隊進行戰鬥;每一方面有一個首腦——王,另有車、馬、象、兵四個兵種,組合成一個陣容的整體,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戰鬥便結束;王同時又是很弱的一環,他只能依靠戰友——即別的更有力的棋子保護,這些棋子必須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同心協力來保衛王。棋子裡面比王還要弱的,要算是兵了。它一方面往西傳到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經過改變,形成現代的國際象棋;另一方面往東傳到緬甸、東南亞和中國。

  ②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遊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係,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遊戲。”接著陸續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號的《蘇聯棋藝》上發表文章,根據他的研究,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的思想:64格,對應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對應陰陽。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專家學者的反駁文章。可以認為,切列夫考博士“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思想”的觀點,在世界上已經站住了腳。

  大約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國出現了八乘以八的線圖***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土彩陶繪圖***。在公元前10世紀以前可以斷定已經有了“六博”這種古棋。公元前5世紀六博經過改革而成“塞戲”。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這句話裡,博弈即指六博和圍棋。史料記載公元6世紀***南北朝後期***北周武帝發明的“象戲”***公元569年***和唐代於地下發現的“百寶象棋”基本相同:8×8盤***64格***,立體子,棋子擺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現代國際象棋的格局。

  至遲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象戲進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戲”和“類象戲”進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圖朗茲”,進入中東形成了“沙特蘭茲”。恰圖朗茲和沙特蘭茲譯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實物根據是8世紀以後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關於“四色棋”的文字記載是公元九世紀的克什米爾史詩《拉特納卡爾》。“沙特蘭茲”後來演變成“波斯象棋”並傳入歐洲。大約在15世紀末定型為現代的國際象棋。

  “印度起源說”產生於英國人,最後也是由英國人來否定“印度起源說”。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上,關於,還說是印度或中國,而且重點介紹印度起源說。一上來就已經有了這樣一句話:“雖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國際象棋是在遠古的中國被發現”。要讓英國學者改變觀點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現在人們探討,是通過傳說、假說、考古和邏輯這四種方式,來作出各種各樣的結論。假說指明考古論證之方向,傳說補充考古邏輯之不足。畢竟國際象棋產生的年代太古老了,像最古老的歷史一樣,真實的再現要經過極為漫長的過程。不過,從整體方面看,關於起源問題,有兩點得到世界的公認:1、國際象棋 起源於亞洲,後來傳入歐洲。2、最初的規則是擲骰子來決定誰走棋。

  ③關於國際象棋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國際象棋是由阿拉伯人發明的。因為人們現在熟悉的國際象棋是在波斯發展起來的,國際象棋裡“戰車”一詞就源自波斯語。

  共識

  此外,專家學者在起源邏輯上有幾點似乎已經達到共識:第一,國際象棋是人造物。本質上是模型。第二,國際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本質上是模擬。第三,現代國際象棋是古代棋不斷演變的結果。第四,演變的影響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種棋相互之間的影響***。第五,演變的模式是漸變和突變。第六,演變和連續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應從國際象棋結構三要素——棋盤、棋子、棋規——入手。第八,對於、演變和定型來說,棋盤、棋子、棋規擔當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盤、棋子、棋規這三者未必是同時出現的。第十,沒有“最初的發明者”。對此可以這樣來解釋:在現實世界中,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時間可以創造歷史,時間也可以消滅歷史。從這種邏輯出發,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最初的發明者”。只好無奈地滿足於“社會的產物,智慧的結晶。”實際上,從許多方面看,國際象棋更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