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車和象對車殘局破解

  什麼是國際象棋車和象對車殘局?這種殘局要如何破解呢?下面小編給你介紹國際象棋車和象對車殘局的破解方法,歡迎閱讀。

  國際象棋車和象對車殘局

  車和象對車殘局就是一方擁有車、象、王,另一方擁有車、王的殘局。這種殘局已經被研究很多年了,是最常見的無兵殘局。通常,這是一個理論和棋,但是,在實踐中車象一方贏面很大,因為單車一方很難防守。Ulf Andersson在一年內兩次贏過特級大師,Keith Arkell下過16次這種殘局,贏了16次。在可以贏棋的局面裡,需要59回合才能贏下。Tony Kosten觀察在大師級的比賽裡的這種殘局,幾乎都是車象方獲勝。Pal Benko稱這種殘局做“令人頭疼的殘局”。

  計算機殘局表顯示,40.1%的合法局面是車象方贏,但這裡也包括了許多不可能發生在實際對局中的局面。Edmar Mednis估計,少於4%的實戰殘局是理論贏棋。

  歷史

  1749年, François-André Danican Philidor ***1726–1795*** 發表了一篇車象方可以贏棋的論文。Giambattista Lolli ***1698–1769***也研究了一些相似局面,得出車象方贏棋的結論。另外一方面,在一些贏棋的局面裡也找到和棋的可能,這時候菲力道爾局面尚未發現。科克倫防禦是John Cochrane ***1798–1878***發現的, 斯增局面是József Szén ***1805–1857***發現的, 也出現了第二底線防禦。其他的贏棋和和棋局面也被 Tassilo von Heydebrand und der Lasa, Josef Kling and Kuiper, and André Chéron ***Nunn 2002:178–86***研究過。

  自從50步和棋的規則應用後,許多最長的這種殘局被記錄下來。例如,最長的錦標賽棋局是269回合,是Ivan Nikolić and IM Goran Arsović之間下的。進入車象對車的殘局後,他們又戰鬥了103個回合後和棋。

  國際象棋車和象對車殘局贏棋局面

  菲力道爾局面

  這個局面就是因為菲力道爾研究它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白棋能夠贏下,是因為它的王到達了第六橫線,而黑王則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與白王相對***。這種局面的出現,多半是因為防禦不當。但是,要想贏下來,還是得費點功夫。

  勞利局面

  這種局面的贏棋方法是Giambattista Lolli ***Benko 2007:154***發現的,所以叫做勞利局面。這種局面比起菲力道爾局面,棋子更靠邊,所以贏棋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如果把進攻方的車放在另外一邊,防守方的王就不會有危險。

  勞利局面,黑先,白勝

  和棋防禦

  科克倫防禦 Cochrane Defense

  科克倫防禦是被約翰*科克倫發現的,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在特級大師之間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出發點就是通過牽制象和王來達到防守自己的王的目的,當然王和象之間至少有兩個橫線或者豎線的距離。這種防禦要求防守方下的要準確,越靠中心越有效,如果靠邊就不起作用。適用使用科克倫防禦的情況有:

  a. 防守方的車牽制進攻方的象和王於至少中心四個格子裡的一個。

  b. 在兩個王之間,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格子。

  c. 科克倫防禦也適用於車對車和馬。

  Budnikov versus Novik

  這種防禦在棋盤靠近中心的區域是最有效的。在這個局面中,如果e線上的棋子挪到f線上,那麼,如果 1. Ke5 黑棋回以 1... Kg8, 就把黑王逼到了非常危險的邊角。

  上圖採自1991年Alexandar Budnikov和Maxim Novik的實戰對局中, 白棋希望能把王放在d6格上、象到d5格上,這樣就可以用上菲力道爾局面贏得比賽。但是,由於象王被牽制,不能夠達到菲力道爾局面。如果白棋走 1. Kd5 或者 1. Kf5,那麼黑棋就會把它的王挪到方向相反的位置。黑車阻截了白王。

  一些關鍵點:

  a. 在e1和e2之間移動等待。

  b. 對Kd5,回以...Kf8;對Kf5回以...Kd8.

  c. 抓住機會,把白車趕出第七橫線。

  d. 在第八線上的黑王移動的時候,儘量靠近對應中心的位置。

  e. 一旦黑王離開底線,拖住白王幾個回合再說。

  f. 當白王回到第五橫線的時候,把車挪過來來再次形成科克倫局面。這個階段很重要,因為不能讓白王進入第六橫線。

  繼續走是這樣的:

  1... Re1

  2. Kd5 Kf8!

  3. Bf5 Re7!

  4. Ra8+ Kf7

  5. Ra1 Kf6

  6. Bc8 Re5+

  7. Kd6 Re2

  8. Rf1+ Kg5

  9. Bb7 Re3

  10. Kd5 Re2

  11. Kd4 Re7

  12. Bd5 Re8

  13. Rf7 Rb8

  14. Ke5 Rb5

  又回到了科克倫局面,只是角度轉了90度。離50回合和棋生效很近。他們兩就這樣又回到了科克倫局面,最後以和棋收場。

  Ljubojević versus Portisch

  科克倫局面也曾出現在1982年Ljubomir Ljubojević 和 Lajos Portisch的對局中。科克倫局面在他們走到第114回合的時候又出現,在127回合的時候,他們和了。

  98. Kd5 Kf8! 黑王走到與白王相反方向的格子上。

  99. Ra7 Re3 100. Bf5 Re7 101. Ra1 Re2 102. Be6 Ke7 103. Ra7+ Kf6 104. Rf7+ Kg5 105. Kd6 Re1 106. Rf3 Ra1 107. Bc4 Re1 108. Kd5 Rd1+ 109. Ke4 Re1+ 110. Kd4 Rd1+ 111. Bd3 Ra1 112. Be4 Ra4+ 113. Ke5 Ra5+ 114. Bd5 Kg4 115. Rf2 Kg5 116. Rb2 Kg4 117. Rg2+ Kh5 118. Rg1 科克倫局面再次出現,但卻是在另外一邊。

  118... Rb5 119. Ke4 Kh6 120. Be6 Ra5 121. Bg4 Kg7 122. Kf4 Ra3 123. Bf5+ Kf8 124. Kg5 Ke7 125. Rd1 Ra7 126. Rd5 Rc7 127. Bh3 Ra7 和

  第二橫線防禦

  第二橫線防禦是一種被動防禦,它是把防守方的王和車放在臨近底線或者邊線上。這種方法是可靠的,但是容易出錯,特別是防守方的王離角近的話。

  Norri versus Atalik

  1997年,Joose Norri 和 Suat Atalık 的對局中出現了第二橫線防禦。白棋無法達到科克倫局面。如果試圖把車放到黑王的後面,就會形成菲力道爾局面:87. Rc8? Rb2+ 88. Kf1 Rf2+ 89. Ke1 Kd3. 白棋在這裡使用了第二橫線防禦的方法。白棋開始是在c2和d2之間移動車。

  87. Rd2 Rh5

  88. Rc2 Rh2+

  89. Kd1

  防守方的車被迫進入邊角,但是進攻方的車也在被進攻之下。進攻方的王還是不能就位。

  89... Rh1+

  90. Ke2 Rh2+

  91. Kd1 Rh3

  92. Ke2 Bc3

  這是黑棋的另外一種嘗試。看起來好像是在迫移的狀況下,無論怎樣移動車都輸了: ***93. Rc1 Rh2+ 94. Kd1 Kd3***, 但白棋還是有好招的。

  93. Kd1!

  現在,如果 93... Kd3 94. Rd2+ 就會出現僵局和棋。

  93... Rh1+

  94. Ke2

  棋下到98回合的時候和了。

  Carlsen versus van Wely

  2007年,16歲的卡爾森在面對Loek van Wely的時候使用了第二橫線防禦。

  64. Rd2 Rh3

  65. Rc2 Bc3

  要把白王趕到邊上是很難的。65... Rh2+ 66. Kd1 之後,黑車必須移動,白王又回到e2。

  66. Kd1

  白棋面對迫移,不得不暫時離開第二橫線。

  66... Kd4

  這裡, 66... Kd3 白棋回以 67. Rd2+

  67. Rf2 Kd3

  68. Rd2+ Kc4

  69. Rf2 Re3

  70. Re2 Rd3+

  71. Kc2

  白王又回到了第二橫線。隨著棋局的進行,到第74回合的時候又回到了第66回合時的局面。在第80回合的時候,又在b線上建起了相同防禦。黑棋絲毫沒有進展,只能和棋。

  Szén position

  József Szén 發現了斯曾局面,是和棋。兩個王以L形對應,防守方的車防守空間較大的一邊。斯曾局面是對棋手來說是最重要的。與菲力道爾局面相比,這個局面裡的兩個王不是對位的,防守方的車可以阻止將殺。如果防守方的王的周圍有足夠的空間,這個局面肯定是和棋。實戰中,1982年József Pintér 和 Yuri Razuvayev的對局中出現過,88回合後,形成車象對車的局面。上圖顯示101. Kd1!之後的局面, 達到斯曾局面。在第132回合的時候,第四次達到斯曾局面,第138回合的時候,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