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棋技巧收官攻略

  在春秋戰國之際,除六博、圍棋以外,人們創造出一種名叫“格五”的棋戲,即為跳棋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跳棋收官

  低手和高手下棋,有時候會只差一兩步,於是就沾沾自喜,以為已經接近或達到了高水平。可實際上低手輸的這一步,和高手對決時相差的那一步,在內容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樣是只差一步,雙方的實力差距咋就那麼大呢?表面上看好像雙方的實力差不多,可實際上並非如此。下面的12個收官局面,紅棋的形狀都一樣,藍先走,都是隻能先一步進家,可是這12個藍棋的形狀都不一樣,有優劣之分。如果結果是平棋,前3個局面藍棋利用最後一子拖住對手,可以說是藍棋逼平了紅棋,中間6個為僵局,基本是兩分局面,後三個局面下紅棋利用最後2子阻擋了藍棋直接前進,可以說是紅棋逼平了藍棋。這12個局面,藍棋領先得越來越多,最後卻都只能先1步到家,這就是跳棋收官的魔力。這裡按照領先程度不同分了12個類別,每個類別又可細分成很多不同的形狀,而且這裡考慮的僅僅是收官時雙方不發生錯誤的情況,實戰中這樣複雜的棋型下高手還有很多利用對方失誤的機會。可見收官時的一步差距暗含著至少12個不同檔次的水平,要想提高一步是何其艱難!

  計算的基本方法

  在雅虎比賽時東北電與小六決勝盤的比賽,東北電居然把6步的棋收成了7步,紅棋簡單地把倒數第2子一平移就贏了 第1屆跳研決賽的對局,狂刀最後一子跳上去自損1步,其實仔細算算的話,東北電即使借狂刀最後一子跳上去步數還是一樣,狂刀最後一子不用急著走,否則是平棋跳棋收官計算的基本方法

  在圍棋上,有數子和數目一說,在輸贏的判斷上兩種規則爭論不休,但是在區域性的爭奪上,一般是以數目來判斷形勢的。數目的理論借鑑到跳棋的收官上來是很有用的。

  跳棋收官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個數調整法,一種是距離調整法。

  1、個數調整法:以營外棋子的個數為標準,直接進營的步為基本步數,凡是不能直接進營***包括棋子在大營內調整***的步為調整步,進營的總步數為基本步數與調整步數之和。

  2、距離調整法:以最後一子為標準,最後一子到大營的距離為基本步數,凡是向前移動最後一子以外的其他走法視為調整步,進營的總步數為基本步數與調整步數之和。

  基本步數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的,而調整步數是經過整形可以優化減少的,收官的目的就是儘量減少無謂的調整步,這個調整步就是相當於圍棋中的“目”。距離調整法下收官時要儘量先走調整步,後走基本步,因為後面的棋子留著有機會干擾對方,只要不被對方借步,就不要走。個數調整法是基本的計算方法,適用於外面棋子較多離大營較近的局面,距離調整法適用於外面棋子近距離大營遠的局面,多見於收官中的僵持局面,哪一種調整步少用哪種方法就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