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棋的歷史及開局方式介紹

  跳棋是怎麼產生的?跳棋的開局方式有哪些?下面小編給你介紹跳棋的歷史來源及跳棋開局方式。

  跳棋 歷史

  中國跳棋的前身是正方跳棋***Halma***,是由美國人George Howard Monks於1883年到1884年發明的,也說法認為是1885年發明。這種跳棋可供2人或4人進行遊戲,棋盤為正方形,共有256格,開始時棋子分佈在角落,以最快跳到對角為目標,規則和現在的中國跳棋相似。Halma原文為希臘文的 ἅλμα,為跳躍之意,遊戲的靈感則來自一個於1854年發明的英國遊戲Hoppity。

  正方跳棋誕生後,很快又出現了使用六角形棋盤的變種,在1892就由德國著名的遊戲公司Ravensburger取得專利,被命名為Sternhalma,意為星形跳棋[1],也就是後來所稱的中國跳棋。與正方跳棋相比,遊戲的變化和所需的技巧更加複雜。這個遊戲在20世紀初期逐漸在各國開始流行,其較早的英文名為Hop Ching Checker Game,但隨後被改為Chinese Checkers,但事實上和中國沒有關係,只是為了從營銷角度上增加神祕感。中國跳棋的稱法來自英語,而在粵語中稱作波子棋,因為彈珠也被廣泛用作棋子,彈珠在粵語中的說法即為波子。

  日本、韓國有種稱為鑽石跳棋的中國跳棋變體。

  跳棋開局方式

  這個問題好多人都寫過了,有的人說有50多種開局,有的人說有100多種跳棋開局方式。試想,聯眾的跳棋,第一排僅僅有五個子,就算用盡各種辦法,也弄不出那麼多種的走法的。所以,我不贊成NN種走法的說法,本人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開局方式:一是移動左右兩邊開局;二是移動非左右兩邊開局;三是蛇式開局法。下面就跟廣大跳棋愛好者共同探討這三種走法。

  第一種:移動左右兩邊開局。這是棋室裡最常用的方法,筆者也用這種開局,得心應手了。這種開局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長驅直入對家腹地,如果對手水平在你之下,你又在短兵交接處先入一子,對家很可能驚慌失措而處於被動局面。即使是勢均力敵的,你也不會吃虧的。最壞的局面也就是在中盤形成錯綜複雜的局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擠成一團。誰先讓開,誰就會被動一些,但也不要緊,還有收官呢。一般情況是錯開走,那就要看在中盤移動的技巧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誰也不堵誰,各自長驅直入,偶是最怕這種情況的,總要被對家偷襲成功的,呵呵!

  第二種:移動非左右兩邊開局。這種開局法一般是下的棋盤較多的棋手用,或者是水平高一些的棋手用。它的優點是能把營裡的棋子更好地排布,而不象前面的那種,營裡的子要看前面的進展而定,甚至倒黴時還出不去,堵在家門,要費很多步才移動出來。這種開局的缺點是開局步伐慢,如果是後手,將更慢。從局面上看,這種開局優勢大些,但是,等過了中盤,也就和前一種一樣了。還要看“堵”的功夫,不單單是開好局的問題了。這種開局的最大缺點就是後手時,明顯慢了很多,我很多棋手的走棋,其中一次,還跟那人明說了,他也認同。如果換成第一種開局,就不是這麼被動了。當然,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不能強求哪一種好壞。

  第三種:蛇式開局法。在聯眾,這種走法我只看到呂布用過,其他的人均未見到。這種走法需要有很高的水平,不是所有人都能用上的。尤其是在中盤堵得很死時,不會運用搭橋的技巧,就只能等著輸了。即便是呂布用這走法,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贏棋,更何況他人。這種開局的特點是一直沿著一邊走,使沿著邊框走,距離對家很遠,自己搭橋,不跟對家短兵交接。形式上很獨特,吸引無數的觀眾。

  當然,前人說到的幾百種走法,不外乎這三種之間,只是細化了種類。總不能一步步挪也算一種吧,歡迎廣大玩家多提意見,大家共同切磋,共同進步,期待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