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蔬菜雕刻圖

  據國際物質糧農組織1990年統計,人體必需的VC的90%、VA的60%來自蔬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展示

>

  1

  2

  3

  4

  5

  市面上的蔬菜和水果真的是越來越無味嗎?

  首先,這事兒和轉基因一點關係都沒有,微博上崔、顧、趙還有那個什麼希望農業天天在嚷嚷的什麼轉基因導致味道不好全是瞎扯淡。

  然後說正經的。

  1.溫室也好,大棚也好,從來都不是以降低質量為目的的。

  2.品種真的很重要:拿個蘋果給你能有概念這個是富士還是喬納金,給你一番茄恐怕你真不一定知道是什麼品種,這也沒關係啊,但是你得知道品種和品種之間味道不一樣吧,你吃了個鮮食品種覺得味道不錯,然後過幾天你要做番茄炒蛋,去買了個那種粉色大個的,然後你切開順手嚐了嚐,臥槽一點番茄味道都沒有,這能比?

  3.種植方式很重要:同樣的品種,給不同的人種,都能種出不同的味道來。有的設施好,環境好,技術好,種出來的產量高味道好,也有能種出又搓又難吃的。

  4.產地很重要:誰都知道新疆的哈密瓜甜,那是因為新疆的環境適宜哈密瓜的生長。你說你想在上海種哈密瓜能不能種?當然可以。但是你要麼種不到那種產量,要麼你要額投入很多來控制環境。正因為有的人又要嚷嚷著說我要吃哈密瓜,又嚷嚷著說我才不願意跑去新疆呢,所以才有那麼多人研究水果採後保鮮等技術。

  5.知識和心態很重要:你在農民手上買的歪瓜裂棗味道比菜場買的要好吃,但是你卻不考慮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供應鏈和產量。很多情況下,所謂的“風味”,無非是酸甜苦澀香鮮辣,取決於糖分含量、次級代謝物等的含量等。你在農民手上買的水果蔬菜,是在菜園裡成熟到極致了摘下來,這個當然風味是最好的。可是這也意味著摘下來你得趕快吃。超市裡買的水果,是需要經過整個供應鏈的,並且是需要保證產量的,同時也是需要保證安全和外觀品質的。可是你買的時候,完全忽略了這些事實,卻抱著“我花了這麼多錢,從大超市買的,還沒有鄉下農民種的好吃”的心態,那可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添麻煩麼。而這些,都還是不考慮你買的是哪兒產的番茄,什麼品種,買回家之後放了幾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