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動漫圖片素描卡通

  日本動漫發展到今天,商業化程度已經達到極致。目前日本共有43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以及一批世界一流的動漫工作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日本動漫產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動漫產業,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在很多發達國家,動漫產業都是支柱產業,日本和韓國的動漫業產值甚至超過汽車業。相比之下,被稱之為亞洲動漫“鼻祖”的中國,卻落伍了。這是我一直不願承認的,但直到現在,面對日本動漫的壟斷地位,才頗有感觸。

  據統計:在中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動漫佔60%,歐美動漫佔29%,而中國原創動漫,包括港臺地區的比例只有11%,明顯落後於國外動漫產業的發展步伐! 現在,日本動畫片和漫畫書氾濫中國市場,我們的動畫片卻難以走出國門。看著身邊越來越多的孩看著日本的動畫片長大時,我們不禁要問:一味“偏食”的中國孩子,如果沒有了中國文化的滋養,如何能承擔起中華文明的傳承?中國動畫曾經也有過一段輝煌時期,70、80年代那時候出現了不少精品,如《大鬧天宮》、《人蔘果》、《哪吒鬧海》、《九色鹿》等,這些動畫都是當時的人耐心地一張張畫出來的,可以說是極具中國特色。當時還出現了剪紙動畫、水墨動畫、木偶動畫等,《葫蘆兄弟》、《東郭先生和狼》、《阿凡提》,百看不厭,從這些動畫中可以看出那個年代的人們製作動畫的誠意與耐心。這些動畫大多是採用我國民間傳說,有很濃的中國特色。可進入90年代中國動畫不斷走向低齡化,螢幕上充斥著小白兔和小山羊,可以說只能給12歲以下的孩童看,我個人覺得這是中國動畫遲遲沒有進展的問題所在,完全的低齡層面的徘徊,沒能有更加深刻的作品的出現,給人難以留下美好的印象。

  過於強調主題旋律,沒能從輕鬆的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挖掘出一些教育意義上的東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自己去思考,照本宣科的填鴨式教育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是否應該抵制日本動漫”,這個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好的東西要借鑑,壞的東西要剔除,文化的東西本身就有一個“入侵”,不是說你想怎樣就怎樣的,少年兒童需要引導,可是動漫他不應該單單只是少年兒童的專屬品,他是分層次有級別的,成年人也有享有動漫的權利。動漫是小孩子看的觀點是十分片面的,我不清楚現在的孩子還喜歡看大灰狼和小白兔嗎,難道我們不能再開發一些更生動更真實的形象了嗎,題材一點都不缺少,想辦法把鄭淵傑童話的版權買斷,估計老鄭目前打死也捨不得他的童話人物被糟踐。漫畫文化在中國得以抬頭,與日本文化在中國的日漸流行有著很大關係。

  有很長的發展歷史是日本動漫產業的特點,自身獨特的發展優勢與環境優勢,使日本動漫可以取得超越國界,而富於世界性的成功。日本動漫產業對於日本本國社會的影響巨大,推動日本經濟的發展;其與此同時它也豐富了文化的多元化,充實並塑造了當代日本人的內心性格,日本動漫產業的成功,對中國的動漫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劑強力的推動針,給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帶來寶貴的學習經驗與競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