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白描

  “飛天”形象是敦煌壁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烈的藝術裝飾性。“飛天”以其飄逸靈動的造型深受人們的讚歎和憐愛,併成為佛教藝術的標誌和中國文化的經典符號。敦煌壁畫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看完了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敦煌壁畫的知識吧!

  敦煌石窟壁畫簡介

  敦煌石窟中國甘肅敦煌一帶的石窟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有時也專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中心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歷經北涼、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繼鑿建,到唐時已有1000餘窟龕,經歷代坍塌毀損,現存洞窟492個。儲存著歷代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餘平方米,唐宋木構窟簷5座。洞窟最大者高40餘米、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過幾十釐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壁畫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蹟、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為泥制彩塑,分為單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動、神態各異,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僅0.1米。壁畫除佛教題材外還繪有出資建造石窟的供養人像和耕作、狩獵、捕魚、婚喪、歌舞、雜技、旅行等生產、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