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山水畫的畫法

  寫意畫多畫在生宣上,縱筆揮灑,墨彩飛揚,較工筆畫更能體現所描繪景物的神韻,也更能直接地抒發作者的感情。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概括下。

  

  石壁峰巒畫法

  畫石壁峰巒用勾、皴、擦、染、點的技法,畫時,可以先勾後鼓,也可先皴後勾,或勾皴結合,方法靈活。傳統畫石有各種方法,如披麻皴、解索皴、破網皴、斧劈皴、雨點皴,彈窩皴、折帶皴等等,都是根據現實生活中山石的石質紋理結構創造出來的。我們在寫生中不必用這些方法去套用,而應該根據自己對峰、石的觀察,抓住岩石紋理結構的特點和因紋理結構的皴褶而形成的線的節律感來運筆,使畫出來的峰、石接近自己對它的感受和理解。當然,我們也可借鑑現有成法去靈活變通。

  石壁峰巒勾線畫法

  畫巨石凌空的石壁、峰巒如黃山山石,可用各種變化的線條勾出它的結構,線以中鋒為主,這樣易得凝重厚實之態,邊勾邊厾,併兼以皴擦渲染,這也是一種畫法。

  石壁峰巒轉折面畫法

  石壁峰巒有很強的體積感,山石凹凸面的轉折處起伏很多,且受光照以後,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關係。這類景物,如何用筆墨去概括,往往使沒有寫生經驗的人感到束手無策。面對這樣的景,一般應著眼於對峰巒體積結構的理解,分析其大的形體結構和透視關係,排除或減弱固定光源的影響,根據畫面總體效果來組織筆墨。陸儼少先生這幅雁蕩山寫生,純以線條筆墨勾斫而成,對我們研究如何用它來塑造山石的形質很有啟發作用。

  色皴點厾結合畫石法

  用勾皴點厾結合在一起的方法來畫山石是一種比較靈活的方法。作畫時,先點厾,後勾皴,邊點厾,邊勾皴。各種筆墨技法交錯混雜在一起運用。點厾上去的墨塊要與勾皴線條結合好,既可以表現石面的陰影和苔草,又可使畫面的整體筆墨更豐富而有變化。

  破墨法和積墨法畫峰巒

  畫各種景物要用不同的筆墨來表現,用破墨法畫峰巒易得溼潤氤氳的嵐氣,這裡介紹兩種。一、先用幹筆焦墨以較濃的墨色連勾帶皴,或勾皴結合,畫出峰巒的形態和結構,趁未乾即用淡溼墨闊筆進行點厾,使其自然暈化,但化出來的效果要恰到好處。幹後,視具體效果再用積墨法理出層次;二、也有先用濃墨或淡墨交替皴擦,使各種濃、淡、輕、溼的筆墨自然滲化,筆隨勢轉,一筆下去,筆筆跟上,重疊積破,變化自然,似有拖泥帶水之感,這也是破墨法的一種畫法。

  峰巒點厾畫法

  山上長滿了茂密青蔥的成片樹林,植被很厚。這種景物,主要用各種變化的大小墨點和墨塊來畫。畫時按山脈的起伏變化,結構關係,看準部位,蘸足墨,一氣點去。先從近景峰巒畫起,遇石壁處連勾帶皴。畫好一個山峰,再生髮到上面一個山峰,其前中景的成片林木,也是邊點邊厾,利用墨色由溫到幹,由濃到淡,點子大小錯錯落落的節奏變化,造成山體的虛實關係。逐層鋪開以後,重點部位再用積墨法和破墨法增加層次,調整整體關係,並努力使筆墨之間渾然一體。

  石壁叢樹畫法

  石壁之上,長滿了成片的叢木,這種景色是山水畫寫生中經常遇到的。畫時可先用墨塊與點子畫叢木,邊點邊,間或畫出一二樹幹,要著眼於整體氣勢,不宜一棵一棵地畫。接著,很自然地生髮到畫石壁,也可先畫石壁再生髮到畫叢木,方法步驟不拘。石壁與叢木,墨色上要有對比,石用勾皴法,樹木用點厾法,一簡一繁,一虛一實,一干一溼,使兩者對比而不平。

  樹幹畫法

  畫樹幹的方法與畫山石一樣,畫前要認真觀察其形態結構,抓住大的姿態和它的樹皮紋理結構,並按這一特點來組織筆墨,努力使筆墨去適當表現物件。前人在樹幹皴法上創造了很多技法程式,如畫松樹用鱗皴、畫柏樹用繩索皴、畫柳樹用人字皴等等,都是按物件的結構特點創造出來的,我們在寫生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理解用勾皴技法去創造性地表現。

  近景樹木畫法

  景物前後關係的處理要符合透視規律和主題刻畫的需要。一般前景或主題所在處的樹木須作深入的刻畫,樹幹的皴擦技法,樹葉的點厾層次須作充分的表現。如畫樹葉,要根據樹葉的整體團塊結構,用虛實濃淡相間的辦法,一組組地分出它的前後關係,同時注意它的造型,用形式美規律進行調整,使畫出來的樹木形態更美。

  樹木畫法

  刊用墨塊和點子相間相疊的方法表現各種樹木的層次。畫成組的樹木,要著眼於整體,不要一棵一棵地畫,用筆時,按整體表現的需要來組織筆墨,要心有定力,大膽落墨。其間,墨塊、點子的分佈和樹幹線條的穿插變化要有聚散、呼應、主次、平衡等對比關係,積墨和破墨交叉並用,使筆墨組織達到亂而不亂,複雜中見條理和層次深厚的效果。

  遠中景樹木畫法

  畫遠中景樹木,要根據構圖需要成片來畫。用各種變化的墨點,經過疏密、虛實的組織,從整體著眼來表現人對遠景樹木的感覺。

  畫煙雲迷濛的雲山,樹葉黑白虛實的層次變化不宜過多,要把層次統一在黑灰的大調子中,以利更好地表達氣氛。

  雲霧畫法

  雲霧是寫生中經常要接觸到的景物,主要有烘染和勾勒兩種方法。畫雲主要使用留白法,留出的白要注意它的形態和氣勢,烘染襯托的筆墨要肯定而有筆意,這樣以實顯虛,以黑襯白,雲氣流動、氣韻才會生動。生活中的各種雲,變化是很多的,我們可以在寫生中,通過認真的觀察研究,試用各種方法去進行表現。

  用線條勾雲畫法,線條應該虛靈鬆動,而有氣勢筆意,疏密結合,這樣才能表現出雲的輕飄浮動的質感。

  瀑布畫法

  畫瀑布的方法是從兩側的石壁峰巒落筆,通過對兩旁景物塑造,用以黑顯白的手法來襯托瀑布的形態和氣勢。近景的瀑布多用顫筆法,待稍幹,加以淡墨渲染,畫出它的厚度和磅礴氣勢。

  倒影畫法

        倒影在寫生中可以按觀察到的具體情況來靈活處理,一般收西畫寫生的技法特點,用墨塊來畫。

  建築物畫法

  建築物在山水畫寫生中是經常要接觸到的景物。畫建築物,首先要考慮它的透視關係,與畫其他景物一樣,要有近大遠小的變化。但也要避免因焦點透視的遠近關係造成的懸殊的大小差別和強烈的透視變化,如實描繪容易造成畫面的不協調。寫生中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運用以大觀小或以小觀大的方法來適當地改變建築物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即把近景的建築物適當地推遠,或把強烈的透視變化差距相應縮小,運用散點透視中軸測投影畫法,使畫面透視的整體感覺協調起來。

  建築物在畫中的位置,一般不宜把它置於過於顯露的地位,有時可用樹木或峰巒石壁把它遮掉一點,虛實藏露要互相結合。具體畫時,如無把握可先用炭條或鉛筆定下它的大體位置,然後用不同粗細的中鋒線條勾出它的結構。一般突出在前面的主線條應多用實筆,墨色可濃重些,轉到後面去的地方線條可略虛,但這種虛實變化不宜過大,且要與畫面整體的筆墨效果相協調。接著用幹筆皴擦,淡墨渲染,豐富其層次。近景或畫面主題所在處的建築要重點刻畫,如遠景則可把它畫得簡略些。

  以下是寫意山水畫的相關圖片,歡迎大家學習借鑑。

  寫意山水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