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黑白版畫作品

  版畫的種類日益豐富,單純的木刻形式經過藝術家的不斷探索與創新,已經發展成現在的三版——銅版、石版、絲網版,以及在這些版種基礎上產生的綜合版。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欣賞學習。

  欣賞

  1

  2

  3

  4

  5

  什麼是版畫——原作版畫與印刷品的區別

  原作版畫與印刷品,均以同樣的程式,即通過印刷術***包括製版和印刷***,將畫稿化為複數。其步驟為:畫稿–製版–印刷–原作版畫/印刷品,兩者區別的關鍵是畫稿的作者與製版師同一與否。從畫稿到成品,若由作者一手到底,則為原作版畫,若畫稿與製作分別由畫家和製版師完成,且無任何關聯,則為複製品。

  在古代,無論是中國或西方,版畫只是作為印刷業中一種複製繪畫的手段。印刷所裡的刻工們,依照畫師們的線描和繪畫,一絲不苟的刻製成版畫一一或是書籍插圖,或是給畫的複製品。那時不存在“原作”與印刷品的區別。今天之所以有幸能欣賞到陳老蓮的《水滸葉子》 ***圖8***,或是丟勒的《四騎士》,這些歷史上的版畫精品,應當歸功於雕版師們的辛勤勞作與精湛技藝。版畫作為藝術品一一“原作”,在市場上出售,最早始於歐洲丟勒和倫勃朗時代。歐洲民眾自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以來,己逐漸具備了將給畫作為商品的心理和經濟基 礎。當時民眾認為,版畫***當初,只是銅版畫*** 是藝術家按一定的印刷程式親自制作出來,並可不斷增值的本人的一幅繪畫或素描。或許就是由於這種原因,版畫作為如同繪畫一樣的藝術品,在市場上,逐漸的流行起來, 也就使銅版畫在各類版畫的銷售價格中始終保持了領先地位。再說,畢竟版畫比昂貴的繪畫要價廉得多。

  在我國古代,也曾有過以書畫作為謀生手段的藝術家及其市場,但版畫卻一直未被民眾視為“藝術品”***原 作***,在市場上流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