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中國畫圖片

  古風,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很流行,有很多人喜歡古風的中國畫,甚至還會收藏。你想知道是怎樣的嗎?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1

  2

  3

  4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國畫的介紹。

  仕女國畫的發展階段

  魏晉南北朝是仕女畫的早期發展階段。描繪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賢婦和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等,這類形象的原型一般來自於詩、賦等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畫家在表現這些遠離現實生活、帶有理想化色彩的女性時,最為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對女性外在形體的表現,張揚出其內在的精神氣質。從目前存世最早的卷軸仕女畫,東晉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詩意創作的《洛神賦圖》***宋人摹本***中對洛水女神的描繪,可見典型的魏晉美女瘦骨清象,氣度高古的風姿。

  洛神面型橢圓,眉目清秀,體態纖麗淑婉,輕盈修長。她沒有因在洛水邊與曹植巧遇而顯現出欣喜欲狂的神態,也沒有因與曹植離別而流露出傷感悲憤的情緒,她紿終以淡泊平和的表情面對事態的發展,從而成功地昭示出洛神超凡脫俗的高逸美,這種美與魏晉時期人們崇尚玄學、關注人的內在精神氣質,追求超脫的時代特徵相吻合。

  白描國畫不寫背景特點

  只突出主體

  中國優秀的古典小說和古典戲曲,就具有這種特點:不注重寫背景,而著力於描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特徵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出來。如《三國演義》中,對趙子龍肖像的勾勒:“忽馬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僅用“身長八尺……”寥寥十二個字,就將趙子龍這位“威風凜凜”英俊勇武的少年將軍的神態突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