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應該採取什麼教學以及學習方式

  美術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看法,當然意見也不一樣,那是總的來說是好的有什麼建議,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我們的教學很多時候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老師打破了傳統的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 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

  首先,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初一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陳季放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具有開放性;

  其二,獨特新穎的舞臺主持加競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

  其三,本課教學中用到的許多藝術字、廣告字是學生自帶的、大量字畫來自學生生活,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

  其四,,有的拿畫筆畫,有的用彩紙舊掛曆紙去剪貼,每個同學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表現,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具有開放性。

  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於嘗試,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2、採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資訊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採用“生生、師生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第一、根據課型“互助互動”,是一門活動性很強的課,每一個環節無不突出互助互動

  第二、根據重難點,“互助互動”,在抓住製作中的難點展開時,提出問題,通過互助互動,由學生上前演示,解決了難點。

  第三、結合作業,“互助互動”,美術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的表現也不同,因此,作業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第四、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鑑賞力。

  3、教學態度嚴謹認真

  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許燕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

  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

  二是課堂表現沉著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

  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課堂練習先易後難,先個體後合作,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教者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在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操作演示熟練,學生參與率高,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

  我們也有以下思考:好動、好問、好說是學生的天性。教師要利用這份天性,為學生創設條件。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要把展示自我的機會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中如何把學習的自主權更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努力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中,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