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花鳥畫作品

  中國花鳥畫的藝術生命把花鳥形象與人的生命融為一體,並使它昇華而永恆。當代中國花鳥畫是一個多元互補的有機動態結構系統。新的繪畫觀念不斷產生,新的畫風和畫派不斷出現,推動了當代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多元互補的格局。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石濤的知識吧!

  石濤生平簡介

  石濤,本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削髮為僧後,更名元濟、超濟、原濟,自稱苦瓜和尚。遊南京時,得長竿一枝,因號枝下叟,別署阿長,鈍根,山乘客、濟山僧、石道人、一枝閣。他的別號很多,還有大滌子、清湘遺人、清湘陳人、靖江後人、清湘老人、晚號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贊儀之十世孫,原籍廣西桂林,為廣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禎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年、1641年、1642年***諸說,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約五十七年***1705年、1710年、約1718年***諸說。明亡後,朱亨嘉自稱監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於福州。時石濤年幼,由太監帶走,出家,法名原濟,字石濤,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為師,性喜漫遊,曾屢次遊敬亭山、黃山及南京、揚州等地,晚年居揚州。他既有國破家亡之痛,又兩次跪迎康熙皇帝,並與清王朝上層人物多有往來,內心充滿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