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畫工筆粉紅牡丹

  牡丹花大富麗、鮮潔大方、清香宜人,是歷代詩人畫家經常描寫的重要題材,人民群眾稱它為“國色天香”,“花王”。對於初學者,畫呢?

  畫工筆粉紅牡丹的第一步:

  淡墨勾花頭,中墨勾花萼、托葉、反葉。濃墨勾正葉及枝梗。

  用五寸底紋筆蘸大量淡淡的檀香色***藤黃+朱膘+墨+三綠***平塗底色。

  淡白色平塗花頭。白色濃度不可太濃,以免設色時底色“吃色”。濃白色平塗花房中間的花籽的頂部柱狀體。

  礬水平塗花頭,固定一下底色,以後渲染時候可免底色上翻。

  藤黃+花青+朱膘調和成偏黃的芽綠平塗托葉、花房及花萼的反面。芽綠中再加點花青調和成偏綠的芽綠平塗反葉。

  畫工筆粉紅牡丹的第二步:

  墨青***墨+花青***統染葉子:首先是淡淡的墨青統染,第一遍大約從葉子的根部向尖部分染到三分之二處渲染開去,隨後再次統染,本次只需統染至二分之一處即可。第三次統染時顏色可調重一些,主要集中在葉子三根筋交織的地方,也就是葉子的根部。

  然後還是用墨青分染葉子,主要依據葉筋的走向來定,一般都是集中染色在葉子遠過去的那一面。有一個比較機械的理解方法就是:葉筋向哪邊鼓起來,色彩就染在哪邊。譬如:葉筋往右上鼓起,那麼色彩就染在葉筋的右上邊。水線正好和葉筋相反,留在其對面。需要注意的是:反葉的渲染和正葉恰恰相反。因為正葉鼓起的地方正是反葉凹進來的地方。水線不可太現眼,能表現明暗的分別就可以了,除非是純粹的重彩,否則不要用石綠等重色來勾勒水線。

  淡墨綠分染花房、花籽、花萼反面以及托葉根部,淡墨綠整體的統染一下反葉。

  花頭:淡曙紅統染花瓣,第一次需染至整個花瓣的五分之四左右。顏色需極淡,不可濃。反瓣正瓣都是從根部統染,這一步無需留水線。

  畫工筆粉紅牡丹的第三步:

  花頭:反面用淡曙紅繼續分染,此時可再根部留水線以區分正反面。正面稍濃曙紅再次統染2次,統染的時候記得逐次將染色面積縮小。同時要注意花瓣之間的掩映關係,通常的被蓋在下面的花瓣總要比上面的黯淡一些,交界處要少許的用淡曙紅分染一下,就如西畫中的投影一般。統染結束後用胭脂調和曙紅再次分染,這次分染主要是集中在根部,致力於表現花瓣之間的空間關係以及一個花瓣本身的結構變化。染色時正面花瓣的染法同反葉,反面花瓣的染法同正葉,因為花瓣基本上都是向內卷,而葉子因為下垂基本上都是外翻的,所以二者的明暗關係處理上正好不同。

  葉子:草綠再次分染花房、反葉,然後用中等濃度的三綠從反葉尖部往根部回染。胭脂從上往下倒染花房。淡胭脂統染花萼和托葉。

  梗:反面平塗芽綠,正面平塗草綠。

  畫工筆粉紅牡丹的第四步:

  花頭:胭脂提染正面花頭暗部,著重強調其明暗體積上的變化,不需太注重其固有色變化。反瓣分染此時已足,用淡胭脂整體薄薄統染一下,讓畫面顯得潤一些。

  全部分染結束後開始用白色從花瓣尖部往回倒染,本幅作品因為有底色,所以染色的時候稍微要重一點。如果是在白紙上畫的話,可以薄染甚至不染。花頭提粉不需太厚,厚了一是色彩不易染均勻,其次在太白了在強燈光獲日光下看作品白色部分非常耀眼,和整體色彩嚴重脫節,反而顯匠氣。這一步是初學的朋友們很容易犯的毛病,所以在此特意說明一下。

  葉子:花萼正面以及葉子正面平塗草綠,一次不足可再塗一次,不可一次厚塗,以免色彩渾濁。

  梗的正面用花青在中間復勒一次,表現其中間部分微微凹進的體積關係。

  稍濃的胭脂分染花萼反面和托葉。明暗處理手法同牡丹正葉。

  畫工筆粉紅牡丹的第五步:

  葉子平塗草綠以後因為色彩質量問題畫面一般都會發“悶”,此時用淡墨青醒染葉子根部,讓底層的墨青色彩“透”上來。

  濃胭脂在正葉中間一條主筋上覆勒,只要復勒到二分之一處就可以了,且用筆不要超出開始勾勒的線條的寬度,此正面復勒是為了提神,不可過粗。

  淡淡的胭脂水復勒反葉、花萼、托葉等部位。胭脂要很淡,露出紅意即可。此次復勒是為了表現反葉和梗等部位的紅暈,所以復勾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往邊上讓一些,不需要完全和線條集中在一根線上,基本上是和墨線貼緊而並行的復勒。

  杆:平塗芽綠後邊分染中等濃度三綠一邊分染淡胭脂,同樣用淡胭脂復勒。

  梗:背面用稍濃三綠區域性填色,主要填在面積比較大的梗的分叉處,隨後也用淡胭脂復勾。

  花頭:濃白色再次提染花頭尖部,此次提染面積很小,主要集中在最近處的花瓣的尖部即可。

  花蕊:濃白色+藤黃調和成粉黃色,用小筆飽含顏料,中鋒慢慢的點處花葯,每一筆都要非常飽滿,調色的過程中可以不用水,直接就是色彩之間互相調和。否則濃度不夠花葯就沒精神了。幹後,用描筆蘸白色順著花葯的走向集中的往花房的根部勾花絲,運筆上可上重下輕。

 
區域性圖1
區域性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