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寫意花鳥畫名家作品

  寫意花鳥畫在明清時期是中國畫創作的高峰期,湧現出眾多寫意花鳥畫派,名家輩出其淋漓盡致的筆墨運用,對中國的其他傳統藝術形式影響深遠。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好看的吧。

  欣賞

  1

  2

  3

  4

  5

  寫意花鳥畫中的“取長補長”

  高卉民先生既是提出寫意花鳥畫要“取長補長”的理論者,又是這一理論成功的實踐者。“取長補長”中“長”和“短”的認識如同太極中的陰陽,它既是分割的兩個部分,又是統一的一個整體。“長”和“短”互相依存、互相制衡、互相作用。所謂“長”是在“短”的基礎上比較而言的,它是指習畫者或通過對傳統藝術的研習;或對自然社會的觀照;或自身性格與藝術追求等方面與眾不同之處。

  對寫意花鳥畫中“取長補長”理論的研究,有助於寫意花鳥畫藝術的創新與風格的形成。“取長補長”最大的優勢是讓長處更長,就是使畫家潛在的或已表現出來的長處更為突出,最終形成畫家獨樹一幟的藝術面貌。寫意花鳥畫中的“取長補短”與“取長補長”有著明顯的不同。“取長補短”作為藝術積澱的過程,是畫家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取長補長”則是通過對自己的充分認識、理解而確定取長的方向,不斷加強自身之“長”,最終形成個人藝術風格的過程。

  寫意花鳥畫成熟期比較晚,但成就極高,雖然以往沒有人提出“取長補長”這一理論,但先輩們不自覺的契合了這一理論,我試著通過一些具體的個案來論證寫意花鳥畫中“取長補長”的作用,我把寫意花鳥畫發展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徐渭、八大、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和高卉民先生的畫風成因進行分析,使讀者很容易看出每位畫家的“己之所長”,畫家們又在藝術實踐中不斷加強這種“長”處,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 “取長補長”的關鍵在於能否把握住“取長”的方向。“取長”向哪裡取,是向內取,包涵了畫家的內心感悟、藝術追求、性格因素等幾個方面,一是向外取,包括向傳統藝術、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等。“取向”的內外也是相互融合,會產生了不同的側重點。本文通過我們要正確理解“取長補長”的含義,讓讀者明白,只有藝術修養深厚才能讓藝術之路走得更遠。

  “取長補長”理論的研究與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它產生於對北方寫意花鳥畫的理解,引發的是適用於不同地域寫意花鳥畫的創作,拓展來看,無論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這一理論都有研究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繪畫理論將融入更多的時代精神,成為引導中國畫創新的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