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法字型圖片賞析

  書法可謂我國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大使”。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古代書法字型圖片欣賞:

  1

  2

  3

  4

  5

  書法中的單鉤與雙鉤:

  單鉤

  單鉤是執筆法指法名稱.以食指鉤筆管與拇指形成鉗制狀,餘指皆墊於筆管後方。因只以一食指主鉤,故稱“單鉤”。與“雙鉤”相對。唐代韓方明稱:“若篆書,則可多用單鉤,取其圓直有準。”元代吾丘衍《學古編》亦稱:“寫篆把筆,只須單鉤,即伸中指在下夾襯,方圓平直,無不可意。來源書法屋,書法屋是一個書法學習基地。”清代朱履貞《書學捷要》稱:“單鉤者食指、中指參差不齊,食指鉤向大指,中指鉤向名指,此是單鉤,”世傳北宋蘇軾作書用此法,微偃其筆。

  雙鉤

  1、複製法書的技法。法書上石,沿其筆面的兩側外沿以細線鉤出,稱為“雙鉤”,南宋姜夔《續書譜》稱:“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體。”陸游有“妙墨雙鉤帖”詩句。

  2、一種書寫“空心字”的技法。據載:宋代蒲元,嘗以雙鉤字寫河上公注《道德經》,筆墨精細,若遊絲縈繞,孤煙嫋風,連綿不斷,或一筆而為數字,分佈勻穩,風味有餘。

  3、執筆法的指法名稱,與“單鉤”相對。北宋黃庭堅論書:“凡學字時,先當雙鉤,用兩指相疊,蹙筆壓無名指。高提筆,令腕隨已意左右。”今以食指與中指上節、中節之間相疊,鉤住筆管,稱為“雙鉤”。

  中國畫技法名。用線條鉤描物象的輪廓,通稱“鉤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兩筆鉤描合攏,故亦稱“雙鉤”。大部用於工筆花鳥畫。又舊時摹搨法書。沿字的筆跡兩邊用細勁的墨線鉤出輪廓,也叫“雙鉤”;雙鉤後填墨的稱為“雙鉤廓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