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兒童繪畫作品

  兒童畫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和關注,天真無邪、歪歪扭扭、粗粗細細、曲曲直直,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無法比擬、無法替代的,也是兒童畫特有的美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形色協奏曲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並掌握怎樣欣賞抽象畫

  2、掌握簡單的繪畫語言,並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風景變成藝術作品。

  二、教學重點

  欣賞並領會自然美與意境美的變化,掌握在似與不似間怎樣去表現繪畫作品。

  三、教學難點

  在意境上領會作品,並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現繪畫作品。

  四、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

  1、音樂匯入:老師喜歡邊聽音樂邊畫畫,畫畫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師邀請大家來聆聽一首音樂,感受藝術的旋律意境。

  2、揭示課題:聽到這首樂曲,你的腦海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音樂和繪畫從來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形色協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賞畫家作品:在這三幅畫中,樹的形象構成發生了什麼變化?

  2、小結: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找新的表現形式。畫家抓住樹的特點,用簡化概括的弧線交織出形象,形式由寫實變得抽象。

  ***三***提煉元素

  1、感受發覺:看看這張攝影的《山川》,能提取什麼美術語言?

  2、嘗試訓練:你能用怎樣的線條表現這張山川景色給你的感受呢?請一位學生上臺快速畫出,老師進行修整與總結。

  3、欣賞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賞析,畫家用流暢、疏密的線條抓住了山體的形和山體的質感。

  4、提煉元素:這幾處風景能提煉什麼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呢?

  板書:提煉元素:線、點、面……

  第二課時

  ***四***形式探討

  1、作品參照對比:看一看,畫與實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個的角度,東西沒變,不相似的有屋頂變成了一塊塊近似長方形,窗戶變成了小塊的近似正方形,整個房子的輪廓變得更簡潔了。

  2、小結:吳冠中先生忽略細節,抓住民居的特徵,用平穩簡練的線條和塊面構成景緻,色彩簡單明淨,表現出江南水鄉寧靜,淡雅的意境。板書:表現形式:概括,簡練。

  ***五***主觀表達

  1、感受色彩:這兩幅作品給你什麼不同的感覺?為什麼? 課件出示同一畫

  面不同顏色的兩

  2、賞析畫作:吳冠中先生《窗外無月》,顏色的處理如何?吳冠中先生把房子的牆主觀地畫成了綠色和紅色,中間穿插了大塊的白和黑,使畫面色彩能夠和諧響亮,正是形色的協奏。

  板書:主觀設計

  第三課時

  ***六***欣賞提升

  1、老師示範:以梯田為例,先用曲線畫田埂,再用扁筆去畫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簡單、概括。提醒注意勾線的輕重快慢,顏料的乾溼濃淡。描繪一幅形與色的協奏曲。

  2、作品欣賞:看看不同畫家是如何處理形色,譜寫出一幅幅“形色協奏曲”。

  ***七***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風景圖片,運用形色描繪一幅風景,注意把握色塊的變化和物體主要特徵。

  2、教師巡行指導。

  ***八***展評拓展

  1、典型展評:把學生繪畫作品和照片進行對比欣賞,分析繪畫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與色,主觀概括地表現了主要特徵。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徵的繪畫,有時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畫。抽象是相對的,由這三幅畫你覺得抽象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你能利用課餘時間瞭解抽象藝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