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書經典書法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的書法作品對後世的影響非常的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米芾的軌事典故之拜石

  米芾一生非常喜歡把玩異石硯臺,有時到了痴迷之態。據《樑溪漫志》記載:他在安徽無為做官時,聽說濡須河邊有一塊奇形怪石,當時人們出於迷信,以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動,怕招來不測,而米芾立刻派人將其搬進自己的寓所,擺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唸唸有詞:我想見到石兄已經二十年了,相見恨晚。此事日後被傳了出去,由於有失官方體面,被人彈劾而罷了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階看的並不很重,因此也不怎麼感到後悔,後來就作了《拜石圖》。作此圖的意圖也許是為了向他人展示一種內心的不滿。李東陽在《懷麓堂集》時說:“南州怪石不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兩膝不著地,石業受之無愧色。”這裡可以看出米芾對玩石的投入與對傲岸不屈的剛直個性。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情懷,並開創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這一事件,給了我們一個瘋瘋癲癲的米芾,但是事實上他並不是真瘋,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這從他的很多例項上都可以看出,米芾的書法造詣很深,徽宗很喜歡他的書法,經常招他進宮寫字,有一次他給皇上寫完字後,非常喜歡皇上的御用硯臺,便對徽宗說:“皇帝的硯臺不能給庶民用,而現在皇帝的硯臺被我用過了,臣子是低等的,既然這硯臺已經被我玷汙了,皇上就送給我吧”。皇帝很不捨得的剛把好的說出口,米芾害怕皇帝后悔,抓著硯臺就揣在懷裡跑了,墨水都沒來得及洗,搞得全身是墨水。此外,米芾也是一個關心國家的人,他裝傻並不是完全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得到利益。這就要說到他拜石的真正“內幕”了,石頭質地堅固、脆硬,由於這一品質,它出現在畫家的畫筆下,被畫家所愛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米芾能瘋到見石就拜還是值得懷疑的,那為什麼只有在無為有記載說他認石為兄,《名畫的創造者》是這樣說的:“米芾知無為軍後,為官清正,但是他的上司知州則是一個搜刮民財的老手,把地方百姓搞得民怨鼎沸,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面老鼠,米芾非常瞧不起這位知州大人,與其沒有私人交往,但是,按照宋朝的規矩,每逢單日就要到州衙去參拜州官。這使米芾很不舒坦。想來想去,米芾想了個辦法。平口米芾喜愛收藏,也收集了一些奇石異物。他讓自己的書僮秦禮擺上那些石頭和異物,自己穿上朝服,對石頭拜了幾拜。米芾拜石的時候,嘴裡還念念有辭“我參拜無知的石頭,因為石頭是乾淨的,也不拜你骯髒的面老鼠。”米芾拜過石頭後,心情好受了許多,然後再到州衙去議事。從這兒以後,米芾每逢單日,就參拜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