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王羲之草書字帖作品圖片

  草書是我國書法字型的一種風格,這種書法字型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它受到了我國許多人的喜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王羲之草書字帖圖片

  任何書體在使用中都有簡便易寫的要求,發生省簡筆畫和潦草的趨勢。這種趨勢是文字演變的主要原因。每當社會變革和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文字應用頻繁,個人隨手省簡, 異體字出現的速度加快,為了使文字更加利於應用,勢必要加以糾正。 甲骨文時期有草寫的痕跡。“周宣王太史作籀書”、“ 李斯作 小篆”、“ 程邈作隸書”以及 蔡邕以八分書寫熹平石經等,都是兩週、秦、漢各自對當時流行的字加以規範化而頒定的標準字樣,也是公認已形成的新的書體為 正體字的開端。




  書法家王羲之草書字帖欣賞

  但是要求簡易的趨勢並不因此停止。早在記錄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 金文裡就有簡筆和潦草的字跡,史籍中“ 屈原屬草藁”、“ 董仲舒 藁書未上”,說明戰國古文和西漢隸書在急速書寫時也非 正體。據魏晉人記載,東漢北海敬王 劉睦“善史書,當世以為楷則”,劉睦死前,明帝派 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章帝時,齊相 杜度善作習字的範本,章帝曾詔令杜度草書奏事。可見公元 1世紀中葉以來, 草字已經不盡是出於匆促書寫而是被珍視和仿習的字型了。從近世出土的 漢簡可以看到,西漢武帝時字劃省簡的隸書已經通行。到新莽時期,有更多省劃和連筆的字。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簡就已經完全是草書了。但是從周代到新莽時期都不曾把草書列為一種 書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