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牙齒怎麼解決疼痛的辦法

  生活中一不小心,牙齒被撞到,十分疼痛怎麼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撞到牙齒疼痛怎麼做,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撞到牙齒疼痛怎麼辦

  最好是口腔醫院觀察。撞到牙齒以後,首先是牙周組織會受到急性的損傷而引發炎症反應,稱為牙震盪,另外也有可能出現牙齒折斷的表現或者牙髓組織的受損引起牙髓炎而引起疼痛的現象,最好是可以到口腔科去拍牙片來檢查下,單純的牙震盪可以進行固定調頜,而有牙齒折斷的則可能要進行拔牙。

  撞到牙齒導致牙外傷怎麼辦

  牙外傷***dental traumatology***是指在突然的機械外力作用下,牙體硬組織、牙髓或牙周組織發生急性損傷的一種疾病。牙外傷在兒童和青少年人群中較多發生,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牙外傷發生率介於5%-35%之間,乳牙和恆牙牙外傷的發病高峰年齡段分別是2-3歲和9-10歲。

  牙外傷分類較多,也比較複雜。臨床常用分類主要包括:牙震盪、牙脫位和牙***冠、根***折三大類。

  1.牙震盪:牙震盪是牙周損傷當中最輕的,多由較輕的外力作用所致,包括突發性的異常咬合力量。此時,患牙會出現伸長感。這種情況不需特殊治療,1-2周內應使患牙休息,其症狀多可自愈。受傷兩週內進食軟食,適當調牙合,並應該於傷後1、3、6、12個月複查。如有牙髓壞死需根管治療。

  2.牙脫位:牙脫位是由較大外力作用使牙齒脫離牙槽窩所致。可表現為頰、舌側移位、牙齒部分脫出或嵌入、完全脫離牙槽窩,甚至離體。此時患者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此類患牙應將其重新復位並固定,同時降低咬合,必要時需對患牙進行根管治療。

  對完全脫出的患牙,在牙齒未汙染的情況下,最好能將其立即復位放入牙槽窩內。如果復位困難應將其含於口內或將其置於牛奶、生理鹽水中,儘可能在30分鐘內到醫院行脫位牙再植術,這樣可以大大改善患牙的預後情況。但切忌將患牙置於乾燥的環境中。復位後要進行相應時間的固定,並定期拍攝X線片觀察牙根癒合情況及牙髓活力檢測,如有牙髓壞死需行根管治療。牙根吸收或感染髮生則需拔除患牙進行鑲牙或種植治療。

  3.牙***冠、根***折:指牙冠、牙根同時受到外傷,導致牙釉質、牙本質和根部的牙骨質折斷。患牙可出現冷熱敏感,疼痛等症狀。牙折的治療較為複雜,依據不同的損傷程度除了補牙、鑲牙以外還要相應的進行脫敏治療、根管治療、根尖誘導術,切齦術、正畸牽引術後樁冠修復甚至拔除患牙。如伴有牙槽骨損傷要同期行牙弓固定術。

  兒童撞到牙齒有牙外傷怎麼辦

  患兒受傷後,疼痛哭鬧,不能進食,此時家長不要過分緊張,可用清水沖洗口腔,去除血漬及雜質,並檢查外傷情況,不要自行擦拭牙齒斷面及晃動牙齒。如有軟組織損傷並出血明顯,可先用乾淨的棉球、紗布壓迫創面後及時行醫就診。

  減少就診前時間,尤其是牙齒脫落、嵌入等嚴重情況。

  不能及時就診,對於輕度牙外傷可延遲於傷後第二日就診,不會影響預後。但不可因患兒無疼痛、不哭鬧而不就診。

  完全脫位的恆牙,離開牙槽窩時間越長,預後越差,應儘早行離體牙植入。無法及時到醫院就診的情況下,可由家長將患牙清洗後植入牙槽窩。忌用銳器刮拭牙根。對無法自行植入的脫位牙可保存於牛奶、生理鹽水中,也可存於患兒口中,注意要防止患兒誤吞、誤吸牙齒。唾液中存放離體牙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

  患兒牙外傷治療後,要保持口腔衛生清潔,可使用抗菌製劑,如洗必泰漱口液等。低齡兒童建議家長以棉籤塗藥後擦拭患牙牙周組織,尤其是餐後。並適當服用或應用抗生素。

  受傷後,要進清淡軟食,避免區域性刺激。脫位牙齒治療後不可受力,避免咀嚼食物。

  外傷乳牙對繼發恆牙會產生影響,要定期觀察、複診,早期發現不良症狀並及時治療。

  對於年齡較小的患兒要儘量保留受傷的乳牙。外傷的年輕恆牙要儘量保留牙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