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壓力大了怎麼減壓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上班族壓力大了的減壓方法,歡迎閱讀。

  上班族壓力大了的減壓方法

  1、換境法

  固定的環境會使人逐漸失去興趣,進而引發一些心理問題。適當地變換一下環境,可以刺激人的自信心與進取心。如到遠方旅遊,能夠轉移精力,寄託情感,排解不良情緒帶來的種種困擾。

  2、隨境法

  這是心理防衛機制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古人云:“隨遇而安。”面對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各種各樣的負性生活事件,以一顆隨遇而安的心去對待它們,可以使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擁有一片寧靜愉快的心靈天地。

  3、放鬆法

  選擇幽雅的環境,舒適的姿勢,排除雜念,閉目養神,儘量放鬆全身肌肉,採用穩定的、緩慢的深呼吸方法,確有解除精神緊張、壓抑、焦慮、急躁和疲勞的功效。吸氣時雙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過敏性鼻炎症狀吸氣後稍稍屏息一段時間,再緩慢呼氣,全身肌肉呈鬆弛狀態。確定適合自己的頻率來重複呼吸。

  4、幽默法

  幽默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衡。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5、音樂法

  當你出現焦慮、抑鬱、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時不妨聽一聽音樂,做一次心理“按摩”,優美動聽的旋律,可以起到調適心理和轉換情緒的效果,如《梁祝》的和諧,《步步高》的歡快,《秋日私語》的寧靜等,會讓你緊張焦慮的情緒放鬆,心情愉悅。

  6、觀賞法

  閱讀精彩的圖書,觀賞優美的影視劇,容易喚起愉快的生活體驗,釋放緊張,排解憂鬱,驅趕無聊。

  7、宣洩法

  心理學家認為,宣洩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抑鬱時不妨向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項你喜愛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洩積鬱。

  適合上班族的12小時減壓法

  7:00AM

  比預定時間早起半小時,能保證你有充足的時間應付意外狀況,有條不紊的做足準備。鬧鐘響了半天,還是沒有動力起床?先睜開眼睛,打個深深的哈欠,再伸個大大的懶腰,你的睡意就已經跑掉一大半!“熱身”之後,你會感到身心輕鬆舒暢,新的一天就這樣帶著微笑開始了。

  7:30AM

  洗漱完畢,為自己衝上一杯熱咖啡,開始享用營養豐富的早餐。早晨寂靜清爽的氣氛,為你創造了難得“我”時間,幫大腦清空——就像按了電腦的Reset鍵,重新梳理程式,等待系統升級。

  8:00AM

  出門前,想想哪些東西能讓你的心情瞬間轉晴?是噴點淡淡的香水?塗上好氣色的口紅?戴上你的幸運手鍊?還是給你的寵物一個大大的擁抱做告別?

  平時要善於觀察那些能讓你感到平靜和集中注意力的事物。當你覺得需要放鬆和充電時,用它們會讓你的情緒立刻提升,效率當然也變得更高啦!

  9:00AM

  跟一個不講理的客戶溝通,簡直像對牛彈琴!先消消氣,把這件事暫時放下,試著在腦海裡製造一個你認為最美麗安詳的場景。也許當你想到大海會感到無比平靜舒爽,也許是一片開滿漂亮鬱金香的草地……甚至偶爾還能感到有輕風拂過。

  接著深呼吸幾次,負面情緒就會隨之消失。每次遇到壓力大的難題,就讓自己迴歸到這個畫面上,你會發現問題的脈絡更清晰地擺在面前,根本沒有想象得那麼難。

  12:00AM

  與同事相約吃午飯,新來的服務員不小心把盤子摔在地上,湯汁濺髒了你的新套裝。“真是倒黴透了!”你嘴裡嘀咕著,悶悶不樂地吃完飯離開。那位服務員緊張加自責,又端錯了另一桌的菜。而你因回去太晚被老闆數落,發怒,接電話沒好氣,結果得罪了重要客戶……停!請倒帶!

  想想看,如果當時你幫服務員把盤子碎片撿起,笑著說聲“沒關係”,結果會怎樣?寬容和幫助他人是最有效的減壓方法,只要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影響周圍的世界,使它變得更美好。生活在正向磁場的你,每天的心情自然會陽光明媚。

  3:00PM

  下午的會議進行的並不順利,辛苦策劃了一個月的專案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放棄,你心裡充滿委屈和無奈,真想大哭一場。這時,請回想你在準備專案時經歷的所有事,是不是給你的人生無形中增加了寶貴閱歷?在遇到困難時,試著感激生命帶給你的一切,不管好的還是不好的。如果沒有它們,只能在原地踏步的你,會不會感到遺憾呢。

  7:00PM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翻翻書,聽聽喜歡的音樂,再泡個香噴噴的熱水澡。趁精神放鬆的時候,仔細回憶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把引發不同情緒的

  事情分類:哪些讓你有了壞情緒,明天要杜絕:哪些讓你感覺不錯,下次還可以這麼做。

  反覆在大腦中回憶今天帶給你美感和愉悅的事物,讓你更瞭解自己的缺失和需要。今後無論遇到何種壓力,你都能輕鬆過關了。

  TIPS:把工作分類讓你更有效率

  你曾在簡歷上標榜“擅長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並出色完成”嗎?事實上,這並不是個好方法。美國時間管理專家指出,把很多不同種任務放在一起同時進行,反而會多花四倍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真正科學的方法是將任務分類:比如,規定自己在午餐之前只做跟創意有關的工作,而把機械的、需要理性主導的任務放在下午。這樣一來,節省了思維在大腦左右半球轉換的時間,效率當然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