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古玩收藏方法

  古玩的鑑定被視做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縮影,融合了歷史學、方誌學、金石學、博物學、鑑定學及科技史學等知識內涵。那是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首先,應該對古玩收藏活動持有清醒客觀的認識,消除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誤解,擺正心態。

  除了收藏活動給人們帶來文化精神享受和藝術薰陶的原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看重它的投資賺錢,使資本保值增值的功能。

  在收藏界的確盛傳著不少依靠投機或投資買賣,拾漏撿遺而一本萬利,獲益豐厚的佳話美談。不幸的是人們只看到這些表面賺錢的熱鬧現象,而沒有去深入探究為什麼他們能成功賺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正是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成功賺錢案例,不僅引起了人們來參與古玩買賣的興趣,並且使人們對古玩收藏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片面認識,錯誤地以為買賣古玩可以獲利保值,從而盲目地,在沒有了解掌握必備知識的情況下草率購買。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有許多鮮活的事例,告訴我們因為輕率購買而上當受騙、血本無歸。

  古玩收藏是對專業知識要求很高的活動。這些專業知識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過程。它沒有捷徑可走。真正有心從事收藏活動的人士,只有潛心研究鑑賞知識,瞭解市場動態、行情,才能懂得對繁雜的古舊物品有所甄別取棄,才能僥倖少花冤枉的學費。

  所以搞收藏切忌短視盲目,唯利是圖,應該以豐富業餘文化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為主要目的,個人投資理財僅為其次。這樣心態平和心理健康地從事收藏活動或許在經濟回報上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其次,應該注意到進行古玩收藏活動與任何投資活動一樣存在著相應的風險。其中最基本的包括政策法規的風險,操作失誤的風險和套利的風險。

  政策法規的風險。文物商品是特殊商品,我國現行《文物保護法》是1982年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頒佈實施的。雖然它制定距今20年,有些具體相關內容已不適合當前的社會發展***人大也正在加緊進行文物法的修正工作***,但它畢竟是國家現行的法典。

  它對館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都有具體的界定,尤其是對文物的收藏和流通所作出的相關具體規定,應引起市場參與者的重視。例如《文物保護法》明令禁止買賣出土文物,地下出土文物歸國家所有。但這一條被許多人視而不見。儘管有的出土文物經濟價值不大,買賣價錢相當低廉,但這事情的嚴肅性不屬於經濟範疇。

  操作失誤的風險。就一般的古玩收藏愛好者而言,操作失誤是指以真品的價格買了仿造品,或是以高出市場的價格買了真品。二者的區別在於後者有可能隨著需求的變化,獲得某些補償、回報。而前者卻只能使你虧損,回本無望。

  古玩收藏作為理財手段,具體由專業人士操作,在操作正確無誤的情況下,尚且難免受到社會經濟環境和供需要求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回報預期無法兌現,更何況不具有專業鑑賞知識,對市場操作認識膚淺的愛好者,參與買賣古玩操作失誤的風險就尤其明顯了。

  套利的風險。客觀地講,古玩市場畢竟是一個不健全、有待完善的交易市場。買與賣者之間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地交易較大程度上都要看參與者對市場的參與和認知程度。

  古玩收藏鑑定方法

  一是看形制。是機器衝壓還是翻沙,凡是翻沙版均是假的。

  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風格與當時韻味是否相符,清朝龍版幣上滿文是否與原幣一致,民國三年簽字版是否後來挖的,使用放大鏡一看就一目瞭然。

  三是看齒輪。齒輪較易區分,假幣齒輪遠不如原幣規整,兩者一對比,特別明顯。

  四是看顏色。銀元應是白色,有包漿、銀鏽,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銀量,顏色略有差異,清朝銀元含銀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在88%。

  五是聽聲音。真銀元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全銅鍍銀的假銀元聲音尖銳短促,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元聲音低啞或成“啞版”。

  六是用比重法測試。白銀的比重為10.5,低於黃金、白金比重,而高於銅、鉛、鋅等其它普通金屬的比重。由於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它金屬,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元輕,真銀元重。

  古玩的收藏價值

  在收藏行業中,我們正確的瞭解藏品的兩個概念“價值”及“附加價值”

  在收藏界的每一個藏友都在中學課本上都學過,藏品的價值判斷方法是通過衡量其內包含的人類無差別勞動的多少。我本人也是初涉古董古玩市場,但是我也瞭解這句話的意義。這句話通常指的是衡量一種可以量產的商品時才可以適用,而不是任何物品。

  古董方面來說,一般指的是人類勞動所創造的年代久遠的遺留藏品。其中也包含一些“高價值人類勞動”作品,比如某朝代的特殊工匠使用的特殊工藝製作的物品。但多數都是無差別人類勞動製造的普通物品。但由於其中反映了特定的歷史背景、包含了許多歷史資訊,因此也受到廣大愛好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