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之泡茶流程

  茶道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烏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裡,名字叫的好聽,程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醒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喚醒茶性,為泡好一杯茶做準備。也可以清潔茶葉表面的一些不乾淨物,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刮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式雖然每道都有必要性,但這步泡茶都要用上的,也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茶藝表演上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颳去茶葉沖泡時的泡沫,茶藝表演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蓋碗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在用蓋碗喝茶時,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一道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葉的沖泡方法

  1.百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2.觀音入宮***落茶***:把鐵觀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3.懸壺高衝***沖茶***:把***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5.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裡;

  6.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裡;

  7.鑑賞湯色***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啜,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唯底回甘,心曠神怡。

  在泡行茶過程中,身體保持良好的姿態,頭要正、肩要平,動作過程中眼神與動作要和諧自然,在泡茶過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帶動手的動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