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路技術專業課程建設

  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講解下網路技術專業課程建設有哪些知識點~那麼對此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多來了解了解下。下面就是具體內容!!!

  網路技術專業課程建設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課程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概念、網路體系結構、區域網技術、網路互連與接入網技術、網路應用技術、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等的基本內容。通過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網路所涉及到的概念和術語,瞭解計算機網路的新技術,瞭解計算機網路管理的基本內容和網路安全的相關技術,理解計算機資料通訊的相關理論和技術。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網路應用、區域網組建、網路互連與接入、網路安全和管理的應用技能,對計算機網路技術有個全面的瞭解,為進一步學習區域網組建與維護、網路互連與接入、網路架構等專業課程打好基礎。掌握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及OSI和TCP/IP的層次化參考模型,掌握計算機區域網的關鍵技術和組網方法,掌握網路互聯的概念和互聯裝置的應用,掌握INTERNET的應用技術。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計算機網路的知識點內容,進行網路的組建、產品和協議的選用、網路的配置技能。由於網路新技術發展較快,課程的工程性、實踐性、技術性比較強,在實踐教學中還要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際組網技能。

  一、課程性質

  網路技術專業是在科學合理分析學院辦學定位,明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發展方向的前提下,通過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職業工作崗位進行整體化的調研與分析,採用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方法,形成的一門學習領域課程。貫穿 “突出資訊科技特色、辦好軟體示範學院、固本強基跨越發展”的辦學理念,培養面向資訊產業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辦學層次定位於專科。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較強職業能力、較高職業素養,適應網站開發與建設的需要,主要面向網站美工、網頁設計與製作、網站推廣、網路編輯、網站運營與管理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課程作用

  課程的作用,我們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課程實施中進行整體分析。

  ***一***學生職業能力分析與培養

  通過系列實踐專家研討會和行業、企業的調研,對網路技術專業職業崗位工作進行整體化的分析與描述,明確了主要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完成了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專業課程開發。

  1.主要就業崗位與典型工作任務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以下職業崗位群:“網路工程與管理”崗位-能承擔計算機網路組建、計算機網路維護、計算機網路應用等工作的網路組建、系統整合、網路管理技術人員。網站建設與維護崗位能承擔網頁設計製作、網站開發建設等工作的網頁設計與製作、網站開發與維護技術人員。為滿足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要求學生掌握與工作過程相關的一定的基礎知識;具有完成網路工程與管理、網站建設與維護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專業技術知識與專業技能;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實踐專家研討會,典型工作任務的確認,明確了基於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的建設。

  2.課程職業能力標準

  職業能力是從事一門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備的本領,從能力所涉及的內容範圍來看,可分為專業能力、專業素質、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專業素質是職業業務範圍內的能力,而綜合能力是跨職業的人效能力。

  根據實踐專家研討會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分析,形成了網路技術專業課程職業能力標準。

  ***二***專業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1.教學方法改革

  主要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改革的重點是: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能力也得到相應的發展。針對學生的特點,教師利用課堂教學,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以改過去那種教師課堂“滿堂灌”,學生被動聽講教學方法,儘量做到課堂的師生互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便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儘量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2.教學計劃改革

  為了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專用上機時間,對學生布置大型的網頁設計作業,實訓周結束時,對每個學生的網頁逐一演示,老師進行點評。學生根據作業撰寫上機報告書。實踐證明,有助於幫助學生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大幅提高上機操作的熟練程度。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多媒體裝置。所有教師上課都備有課件,使課堂上的教學顯得生動有趣。特別是在利用課件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加強例項教學,例:在課件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件中增加例項圖形,便於學生接受所學的知識,特別是能做到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便於學生的活學活用,儘量使學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課程的特色與創新點

  本課程的特色與創新點***在課程建設、課程改革和課程教學上的突破及獨創性成果,對同類課程建設具有積極引導意義和實際借鑑作用。根據高職高專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指導方針,合理整合了課程的知識體系和技能結構,全面引入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專案案例教學法,統一了教學大綱、實踐大綱、教學計劃、教案和實驗實訓資料,並對教學質量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引入了基於技能考核的過程質量評價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教學質量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一***應用邏輯框架法構建了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基本正規化

  在國內,首次將其他領域使用較多的邏輯框架法應用到課程開發中,與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方法相結合,構建了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基本正規化,規範了課程建設過程,保證了課程建設科學、有序進行。   ***二***形成了過渡式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經過教學實踐,我們探索出了 “過渡式、多資源”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保障了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

  過渡式:即採用由教師示範操作講授逐步過渡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過渡式”方法,此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為學生更深入的掌握職業技能奠定基礎。

  多資源:多種資源即“多資源”,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保障了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頁設計與製作課程中順利實施。

  ***三***採用工作室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採用工作室模式作為該課程的有力配套改革措施。工作室採用學生自願申請、學院和集團公司指導教師聘用的雙向選擇機制,學生進入工作室後,利用課餘時間,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真實商業專案開發,工作室執行機制完全按照真實公司***企業***的執行機制進行運作。

  四、教學效果

  ***一***因材施教,層次清晰。針對不同物件,制訂了明確的目標

  ***二***注重實踐,學以致用。該課程既注重理論教學,更注重實踐教學,針對不同物件,安排不同的實踐環節,使學習的知識能很快地運用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中,也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輔導環節多樣。該課程建立了豐富的網路輔導資料庫,既有教學課件、實驗指導書,又有視訊資料、音訊資料和演示軟體,還有學生精品作業的展示,激勵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生創新活動和學生科研能力培養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課程目標明確,分別按照不同專業將課程內容的知識點描述十分清楚 ;

  ***五***學習內容既有理論教學又有實踐環節,完整的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原理與技能;

  ***六***課程配套立體化教學材料質量較高。該課程已經過幾輪教學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學生反映好。教師在網路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課程定位準確,與新建立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相配合。

  網路技術專業課程實驗教學也取得顯著成績,圍繞著網路技術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組重點加強立體化、多層次的教材建設,以及實驗教學環境的建設。編寫了一系列專業的網路教材、實驗輔導教材和多媒體教材,為網路技術專業課程的實施和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實驗環境建設方面, 課程組建設了計算機基礎網路硬體實驗室, 並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實驗內容、改進了網路技術專業課程考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