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雪的飲食保健和氣候特徵

  “小雪”節氣間,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當鐘面上的10點鐘***。每晚20:00以後,您若到戶外觀星,可見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擔當起尋找北極星的座標任務,為觀星的人們導航。四邊形的飛馬座正臨空,冬季星空的標識——獵戶座已在東方地平線探頭兒了。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小學飲食保健的方法!

  飲食保健

  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節氣裡,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3]

  醃製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品嚐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4]

  小雪時候適當進補可平衡陰陽,但進食過多高熱量的補品,會導致胃、肺火盛,表現為上呼吸道、扁桃腺、口腔黏膜炎症或便祕、痔瘡等。因此。進補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是否符合進補的條件,虛則補,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效能和適用範圍,還應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蔔、松花蛋等。

  氣虛者的補法

  所謂氣虛即氣不夠用,動則氣喘、體倦、懶言、常自汗出、面色眺白、舌淡白、脈虛弱無力。氣虛之人可選用人蔘進補。

  人蔘性溫、味甘微苦,可大補元氣,是補氣要藥,《本經》謂“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近代研究證明,人蔘可調節網狀面板系統功能,其所含人蔘皁甙。確實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用時。可用人蔘一味煎湯,名獨蔘湯,具有益氣固脫之功效,年老體弱之人,長服此湯,可強身體。人蔘若切成飲片,可補益身體,防禦疾病,增強肌體抗病能力[5]。

  血虛者的補法

  所謂血虛,即是營養人體的物質不足,不能發揮濡養人體的作用,表現為不耐勞作、面色無華、蒼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脈細。血虛體質者當選龍眼肉進補。

  氣候特徵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 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

  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溼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

  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分類描述

  按照氣象學降水量分類.雪的大小也可分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類:

  24小時降水量

  小雪2.5mm以下,中雪2.6~5.0mm,大雪5.0mm以上;

  幾小時降水量

  小雪1.0mm以下,中雪1.1~3.0mm,大雪大於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