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的來歷及含義是什麼

  說到寒露的來歷,很多人都不清楚,其實寒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下面小編整理的寒露節氣的來歷及含義,一起來了解吧。

  寒露的來歷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10月8日~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如果說“白露”節氣標誌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節氣時,太陽的直射點已經離開了赤道,由南緯5°57′移至南緯11°32′,這時北半球的太陽高度角由大變小,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氣溫明顯下降。全國大部分地區,甚至華南都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這時,許多人開始用“寒冷”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氣候學上知,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

  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區域性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節氣的含義


  一、寒露是水汽凝結的現象,而寒露節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

  二、每年陽曆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節氣。

  三、古時候就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象徵。仲秋的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寒露的氣候特點一、寒露時節,北方是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天冷露寒;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而東北和西北地區,則四野蕭瑟、時見早霜,即將或已經進入初冬。

  二、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最低氣溫可降至10℃以下。《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

  寒露節氣養生

  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就是說寒露到來,晚上睡覺時要注意全身保暖,白天也不宜穿涼鞋了。這個時節,是夏季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時期,一定要注意預防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

  中醫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的說法,容易出現咽乾、鼻燥、面板乾燥等秋燥症狀,所以,寒露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為宜。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等以增強體質,少食辛辣,如辣椒、生薑、蔥、蒜類。

  精神調養也很重要。天氣漸涼,加上我市這個時節陰雨天氣多,秋風吹落葉,讓人心生蕭瑟之感,易造成情緒不穩,心情鬱悶,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可適當選擇強度較大的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老年人可搭配拳類等靜態運動,以養心靜氣。

  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

  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