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畫鼻菸壺收藏入門知識

  在進行鼻菸壺的收藏的時候首先的學習其中的基本知識,就像一些入門知識,鼻菸壺的入門知識有什麼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內畫鼻菸壺作品有確切年代的,最早是嘉慶內子年***1816年***。

  京派內畫四大名家是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丁二仲。

  魯派內畫創始人是畢榮九,作品以民俗題材為多,畫法平塗多,顯單調。

  冀派內畫開創人王習三,發明“金屬勾毛筆”,開創將油畫油彩畫法用於內畫藝術。將西洋畫法運用於內畫鼻菸壺,是近代開宗立派的大師,“一壺齋”是其用堂號,其傳統繪畫功底深厚,書畫皆精。是國際鼻菸壺學會第一位榮譽會員。

  周樂元內畫鼻菸壺傳世最少,堂號“藕香齋”“三十六疏堂”。作品多是1882至1893年繪製,其畫風高古,詩文書畫樣樣皆精,作品以山水居多,偶有人物,花鳥,蟲草亦是精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深遠,內畫藝術修養極高,作品數量十分稀少,《博古圖》《風雨歸丹》是周樂元最喜愛的題材,是內畫藝術巨匠,後世仿品很多,但多是有其形而不得其神。

  馬少宣內畫人物肖像技法為其一絕,無人能及,其山水,花卉,人物,書法無一不精,風格古樸,功力深厚,是傑出的內畫大師,原名光甲,1867年生於北京,卒於1939年,馬少宣的作品大多為一面繪畫,另一面書法,尤其以書法極見功力,結構嚴謹,筆法蒼勁,得歐陽詢之風骨,無論臨碑還是書文均卓然不群,其內畫肖像技法也是名冠京城,所繪肖像無不生動傳神,宛如照片。被譽為“神品”,鬼斧有神工,他的每件作品都為求完美,畫工精益求精,無人能及,即使權高位重者亦以擁有馬氏內畫肖像為榮。

  葉仲三與其他人不同畫風,喜用大紅,大綠色,多繪民俗題材別具一格,其大紅,大綠色搭配有畫龍點睛之作用,使畫面生機勃勃。他晚期作品題材比早期豐富許多,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均有,晚期作品有些比早期粗率,有些作品的主題由他本人繪製,上色補景的工作則由其子葉曉峰兄弟代完成所致,他在繪製草葉,樹葉時有獨門技法,即用禿平頭筆蘸極濃的墨色或綠色,在壺壁上擠出樹葉的形狀,這也是鑑別葉仲三內畫作品的一條重要特徵,而且地的作品較多,是位高產內畫家。

  丁二仲,祖藉江浙,後移居北京,是文才具佳的內畫家,其山水畫功深厚,仿各派山水無一不精,丁二仲的書法造詣尤為精湛,真草隸篆樣樣皆精,丁二仲在竹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原名丁玉庚,丁與庚,堂號“梅花山莊”。丁二仲的書法瀟灑豪放,流暢自如,圖案與馬少宣的古樸嚴謹有明顯區別,丁二仲擅長山水,方寸之間能容百川,其間樹木,人物,亭臺,樓閣皆為畫龍點睛之筆,他對傳統山水畫研究極深,也常將古人山水臨於其作品之中。

  鼻菸壺的起源和發展

  吸鼻菸的習俗,源自菸草發明者印第安人。義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菸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陳化,經數年而生產商業化的鼻菸。

  漢人吸聞鼻菸始於明代。明末鼻菸進口甚少,僅廣東一地有人吸聞。康熙開放海禁,西方傳教士攜帶大量的鼻菸和盛裝鼻菸的玻璃瓶。吸鼻菸漸成風尚。西方諸國相率進貢鼻菸和玻璃制的鼻菸瓶,先是葡萄牙,接著是英國、法國等國家。乾隆皇帝常以鼻菸賜賞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襲,漸漸地吸鼻菸成為社會時尚。

  鼻菸壺是專門盛裝鼻菸用的,為了便於攜帶,一般大小如一包香菸。從存世遺物中,順治程榮章造的銅雕雲龍鼻菸壺二十餘件鼻菸壺,是最早的鼻菸壺。康熙對西方工藝品情有獨鍾,他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製作和畫琺琅的西方人,於紫禁城內製作鼻菸壺。鼻菸壺藝術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菸壺成風,盛入鼻菸的用途漸至其次。中國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等都用在了鼻菸壺上。乾隆時鼻菸壺成了鬥富顯示身份的東西。

  碧璽鼻菸壺鑑定方法

  碧璽鼻菸壺主要看質地,碧璽色帶變化較多,晶面上有縱紋,凡是佳品,壺身內部顏色均勻,少“棉柳”狀體,透明度高。有些碧璽鼻菸壺含雲霧狀,色不鮮勻,也不明亮,屬次品。清代西太后特別喜愛碧璽,一時廣為風行,價格日益提高。西太后去世後,碧璽身分一落千丈。

  碧璽材質貴重,製作者往往捨不得浪費,常採用隨形方法加以雕琢。碧璽鼻菸壺體積一般不大,多有巧奪天工之妙。

  碧璽鼻菸壺以質地潔淨、顏色豔麗純正、造型規整者為佳。1999年秋,中國嘉德拍賣的一件清中期綠碧璽雕夔龍紋鼻菸壺,高5.6釐米,直口鼓腹,質地通透,口沿雕如意雲紋,腹壁浮雕夔龍紋,配粉碧璽蓋。此器當時標價為10萬元。當然,不是所有的碧璽鼻菸壺都這麼值錢,凡碧璽本身有裂紋、顏色不正或過於淺淡及雕工不細者,其價值就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