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收藏如何評估價格

  書畫的收藏價值是個重要因素,你知道書畫收藏品的價格是怎樣評估的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學下啦小編為你推薦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書畫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水平。例如藝術水平高的齊白石書畫,要比王雪濤書畫的價格貴得多,要高數倍至上百倍。但王雪濤書畫中的精品可能要比齊白石差的作品貴,齊白石自己書畫中的藝術水平高的精品,又要比自己普通的作品貴數倍至幾十倍。

  二、書畫的大小和品相。同等藝術水平的書畫作品,大的比小的貴。品相指書畫作品的相貌,書畫作品底子上有殘、缺。破、髒、掉色、塗改、添、挖補的稱為品相不好,當然品相好的比品相不好的要貴,但成扇、冊頁、手卷比同水平、同大小、同品相的掛軸書畫要貴。

  三、書畫作品是否珍稀。高水平書畫藝術家的作品傳世越少越貴,所謂“黃金有價藝無價”就是這個道理。

  四、書畫是否傳承有緒,是否有名人上款和題跋。同等藝術水平的書畫中那些傳承有緒、有名人上款、名人題跋比沒有的貴。

  五、書畫是否得到收藏者的共識和需求。得到收藏者共識和需求的書畫比沒有得到的要貴。元朝吳鎮的書畫在沒有得到收藏者共識和需求前很不值錢,在得到收藏家正確的共識和需求後就非常值錢。像黃賓虹、陸儼少,錢鬆喦等都有這種情況。有的人的書畫被畫商“炒”得很貴,但得到收藏者的正確的共識後就不值錢了。有的書畫價格其作者活著時貴,去世後更貴;有的書畫價格其作者活著時不值錢,死了以後很值錢。有的書畫家作品常年不增值或增值很慢,甚至於貶值,這些都是前述道理造成的。

  六、書畫作品所處的社會狀態和出售者的綜合狀態。書畫處在經濟繁榮的社會狀態時就高,反之就便宜。現在中國人“百萬之戶”過百萬了,傅抱石畫的一幅《麗人行》賣了1078萬元就是國內人買的。收藏者綜合狀態好時就比不好時要價高得多。溥心番賣給張伯駒《中復帖》,是在經濟狀態好時,絕對不會只賣同萬白洋。能正確評估書畫的價格,就會正確對待那些貴得離譜的書畫,也能正確對待那些便宜得離譜的書畫,因為這類書畫假的多。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要正確對待老書畫和現代書畫的價格。不要總以為古老的、稀少的書畫價格就高,就是國寶,其實不盡然。因書畫的價格是山其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水平決定的,所以有些藝術水平低,資料價值差的古老的、稀少的書畫並不貴。從明朝到清末,書畫作品值錢的書畫家不就六十幾位嘛,為什麼現代一些藝術大師的作品要比清以前很多書畫名家之作品貴得多呢,因其藝術水平比前人高。很多人也許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現代一些藝術大師的作品就是國寶,“藝無古今”嘛。

  書畫欣賞分那幾個階段

  1、目觀,就書法而言,是書法欣賞的第一步。它是一種直觀關照,是對書法作品形式美的欣賞,得目之愉悅。具有感官直接性、情感參與性、感受短暫性的特點。其主要包括書法的筆法美、結字美、章法美、墨法美、材料美等五大內容的欣賞。書法形式美雖是形而下的美,但卻在內在的哲思上歸於形而上的“道”。目觀獲得的是視覺上的快感,是較低層次的欣賞,但卻是心悟與神會高階欣賞的基礎。

  2、心悟,是在目觀的基礎上對所觀書法作品“象”外的妙悟,得美與心靈之愉悅。此時的欣賞者如唐代張懷瓘所言“唯見神采,不見字形”。書法的氣韻美、風骨美、神采美等正是通過心悟而獲得。這時的欣賞者超越了書法作品的感性視野,上升到了對書法作品價值的認同,使得心靈得到淨化,人格得以提升,其與道德境界相對應。

  3、神會,這是書畫欣賞的最高階段。欣賞者人書合一,直達天地之境界,得道與志和神的愉悅。這種心靈深層的持久愉悅,把人帶入道體境界,精神從而得到解脫而獲得逍遙與自由。千百年來,歷代書畫經典之所以令欣賞者心儀其中,就是由於其書畫欣賞進入了道體境界給人帶來無窮的魅力與享受之所在。書畫欣賞從目觀到心悟再到神會,往往需要迴圈往復,反覆玩味,方能逐漸深入,進入人書合一的化境。

  書畫鑑賞如何學習

  1、實踐出真知。鑑定書畫家的典型特點和細微要點,平時要有意識地對真跡與偽作做比較分析,弄清不同流派的個性特點。

  2、加強自身修養。在古玩各門類中,書畫鑑賞是較難的一門學問。學書畫鑑賞還必須學習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學、美學、美術史等方面的知識。另外,還必須瞭解書畫作偽的常識,這些對提高眼力都有幫助。

  3、鑑賞與收藏結合。學習鑑賞必須與收藏結合,只有敢出錢買東西,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眼力。迄今為止,還沒出現過一個會鑑定而從不收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