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星苗期應如何管理

  苗期管理對於滿天星的生長有很重要的影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滿天星的苗期管理方法。

 

  滿天星的苗期管理方法

  滿天星的育苗方法

  播種育苗

  選疏鬆土壤做床,於9月播種,稍覆細土,約10天發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發芽適溫15~20度。生長適溫:10~25度。播種期:早秋-早春。

  幼苗定植:滿天星活後,翌年春天帶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後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釐米以上,灌水量酌量減少,稍乾旱便能促進開花,一般於5月中下旬開花。

  寒冷地區宜春播,土壤不結凍地區可秋播。發芽最適發芽溫度為21~22℃。7~10天幼苗出土。定植後長至8節左右時摘心,側芽長至5~10cm時抹芽,去弱留強。定植初期勤灌水,花芽開始形成時適當控水。

  本種也可於11月份上凍前露地直播或於早春播種。

  扦插育苗

  滿天星商品化切花生產的,種苗繁殖以組培為主,也可以扦插,一些單瓣種可用種子的繁殖,但生長過慢,因此不建議播種繁殖。我國南方大多在秋天種植,每畝約種2000到2500株左右。

  繁殖一般採用扦插繁殖,在春季將植株新枝剪下10釐米左右,3~4根為一叢扦插在沙床裡噴水保溼,大約15天生根,再培育20多天時間移栽到土壤培育成大苗出售。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節可採用嫩枝扦插,選取當年頂端嫩枝扦插,插後2~3周生根。

  扦***qian***插生根率不太高,宜選用帶4~5對葉片的插穗,用生根粉或其他生長素處理扦插於珍珠岩作基質的插床上,可不受季節限制,但以3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最佳時期。溫度在15℃以上時,一般20天即可髮根。

  組培:採用莖尖培養,繁殖係數高,根系生長狀況好,苗質量好。用組培苗生產切花,花枝挺拔,色澤純正,切花質量高。

  滿天星苗期的養護

  滿天星性喜涼爽,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條件下,生長最佳,生長適溫為15度~25度,在30度以上或10度以下容易引起蓮座狀叢生,只長莖不開花。土壤要求疏鬆,富含有機質,含水量適中,pH值為7左右。

  調控花期

  如置於溫室栽培,則更可調節花期,爭取在春節前上市。

  宿根霞草生長和開花的特性即生長髮育特性。除了在長日照開花和滿天星花芽形成之後花莖迅速伸長這兩點自欺欺人的特性外,還有三點:即在秋季已蓮座化的植株、接受低溫之後打破蓮座、生長活性提高。活性提高後,即使在早春較低的溫度條件下也緩慢生長,在生長達到某種程度之後,溫度若提高,則在長日照下形成花芽,同時,花莖迅速伸長而開花。如果遇到夏季高溫則降低生長活性,在秋涼、短日照條件下以蓮座狀態迎冬。如果形成蓮座狀態,在秋冬兩季宿根霞草生長活性極低,處於難以開花的狀態。可以用高溫和長日照處理防止蓮座化的產生。

  具體方法:用15~25℃的溫度,冬季補光至最低12小時,16小時最佳***最好深夜照明***,進行栽培,就能在秋冬或早春獲得切花;或者,在7月中旬起,在2~3℃的條件下植株冷藏至9月中旬定杆,然後,在8℃以上溫度長日照條件下栽培,12月開花;蓮座化還可用激素來防止,在要形成蓮座時,用氨基嘌呤***300×10-6***噴灑,或用赤黴素***300×10-6***噴灑,均可顯著促進宿根霞草的伸長和開花。

  經摘心後每棵保留4~6個分株,最終可產花5枝以上。由於其每枝售價比其它切花還高出數倍,故多數花販都把大枝分成細枝按質論價出售,有時供不應求滿天星。

  扦插幼苗期

  生根粉或500毫克/千克萘乙酸後,在1:1的珍珠岩與礱糠灰為介質的苗床上進行扦插,保溫保溼,約25~30天后生根。因扦插生根較困難,如今多用組培苗。

  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施入充足基肥,每100平方米用氮10千克、磷7千克、鉀14千克,基肥用量應占總肥量的60%~70%。定植宜淺植,以後要逐漸培土。定植株距50釐米左右。

  側枝。當側枝葉片展開時,留3~4個側枝,其餘抹掉。苗期需多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並結合澆水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薄肥,以氮肥為主。苗期還應經常鬆土、培土,以保證土壤疏鬆透氣和根系發育良好。同時注意及時除草。

  滿天星種植技巧

  1、土壤疏鬆最好滿天星養殖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以排水良好之微鹼性石灰質土壤或礫質壤土就可以了。

  2、水分要控制  滿天星苗期對水分的需求較多,摘心後仍需充足水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從營養生長期漸漸轉換成生殖生長期,亦就是說進入抽凸期***開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長出來時水分應稍減之,以防切花品質及抽水性減低,又能促使盡朵開花整齊。尤其在夏季高溫多溼的季節,水分控制適當與否,往往是決定滿天星栽培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

  3、溫度不能太高  滿天星日溫25℃生長最佳,若超過30℃以上,時間或日數太長,易造成畸形花的機率增高。夜溫以10-15℃最佳,若低於10℃最佳,再低於10℃以下,再加上秋冬短日,易造成休眠態或簇化現。

  4、光照要充足  光照對滿天星的開花與否,有極深遠之影響,尤其是在冬季更為明顯。夏季的滿天星若給予照射80-24Klux照度,則所有的植株皆可開花,所不同之處在於植株所接受的照度愈少,著花數就相對的愈少。在冬季照射58Klux者,植株可全部開花;而照射24Klux者,縱使連續給予24小時的全亮期,也不能開花。

  5、要定期施肥  滿天星喜肥,但忌水,定植後要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水分管理要嚴格控制,過溼長勢變弱,積水會引起根腐死亡。當植株長到30釐米時要控制澆水,特別是顯蕾期更要小心,花期亦要幹一些。多雨地區栽培要搭棚避雨。

  6、蟲害處理  滿天星的病蟲害現象並不多見,一般偶有蚜蟲或者蝸牛。此時可以用風油精稀釋或者中性洗衣粉進行噴灑,此法能殺死蚜蟲。而針對蝸牛,則可以用滅蝸靈顆粒劑噴灑於盆土之中。注意對於根腐病則要防止盆土積水現象,並以綠乳銅乳油或者根腐靈800倍液灌根即可。

  滿天星的栽培方法

  準備工作:土地選擇,栽培滿天星的田塊要求光照充足,土層深厚,給排水方便,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PH值6.5---7.5。一般地:將土地深耕,施入腐熟的牛糞,耙細土壤,起墒栽培。

  定植:得到種苗後,請儘快栽植。栽培者得到的種苗有兩種形式,一是營養袋苗***袋苗***,另一種是裸根苗***散苗***,如果運輸方便,儘量採用袋苗,袋苗栽培方便,成活率高,幾乎無緩苗期。滿天星栽培株行距熱季產花50X60CM,冷涼季產花60X70CM,栽培時,撕去營養袋,栽培深度與營養袋高度相等,請別過深栽培,否則導致苗莖腐爛。 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同時採用百樹得噴灑植株及根部土壤,預防地下害蟲咬根。晴天,栽後最好採用70%遮光網覆蓋3--5天。以提高成活率。

  施肥:營養生長期---緩苗後至抽薹前。採用尿素,普鈣,硫酸鉀兌水作追肥,濃度為1-3%,每週澆施一次。肥料比例依次為2:2:1。生殖生長期---抽薹至採花;這段時期追肥以N,P,K 1:1:1的複合肥追施,每十天至半個月一次,濃度為3-5%。 植株長勢觀察:我們通過觀察植株葉色,可以評價植株生長狀況,葉色淺綠,葉表絨毛較疏,清晨葉邊緣露水明顯,葉片較寬,有光澤,說明植株生長良好。如果葉色黑綠,葉表絨毛密集,葉片較小較窄,則說明植株生長不良。

  打頂:栽後約20--35天,植株下部開始萌發側芽,這時,可以保留下部3--4對葉打去主頂,讓側枝生長,以便能獲得高產。一般每棵保留6--8個側枝。多數品種從打頂到開花需要70--90天。當然,不打頂也可以,只是產量稍低,開花時間提前7--10天。 溫度:滿天星的最適溫度,夜溫15--20度,晝溫22--28度,溫度超過32度,植株將生長不良,表現為生長緩慢,葉片變小,節間變短,花芽轉變成營養芽或畸形花芽,一般稱為蓮座化,這將使產花量和品質大打折扣。

  病蟲害防治:

  1、蟲害:斑潛蠅,對滿天星整個生長期都有危害,營養生長期最嚴重。採用巴丹,愛福丁,阿巴丁,蠅蛆淨防治。菜青蟲:採用功夫等防治。

  2、病害:根腐病,採用保護地栽培,搞好田塊排水工作,避免連作,發病初期可噴施防毒礬防治,但整個生育期不可超過三次,否則,會使植株葉綠素增加,影響花卉品質。白粉病,多發生在空氣溼度低的季節。初發期採用新星噴施防治,效果非常好。

  鮮花采收:花枝小花有40--60%開放即可採收。用枝剪採收成熟花枝,枝條長度60--80CM,採後放入乾淨水中吸水保鮮,回到包裝間後最好將基部插入保鮮液中保鮮8--12小時。為了得到高品質的鮮花,還可以用燈光及催花液催花處理12--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