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早熟馬鈴薯

  春馬鈴薯薄膜覆蓋早熟栽培,可提早播種期,提前收穫,提高產量,提早上市。小編以經過試驗試種的福建壽寧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早熟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馬鈴薯的生長條件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溼潤的土壤環境。

  馬鈴薯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佈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

  早熟馬鈴薯的種植:選用良種

  選用春薯4號、東農303等早熟、高產、優質品種。

  早熟馬鈴薯的種植:切塊催芽

  在播種前15~20天進行切薯,儘量用垂直方法切塊,使每個塊種上都有上下部分的薯肉,並保持每塊有1~2個芽眼。每塊重25~30克,切口用草木灰塗抹,以防爛種。也可改用斜切,使芽眼上部有1/3薯塊,下部2/3薯塊。然後把有芽的和無芽的分開,有芽的放在陰涼通風處,無芽放在陰涼處2~3天,待切口癒合再保溫催芽,等芽長0.3~0.5釐米,即可播種。

  早熟馬鈴薯的種植:適期播種

  在保證幼苗出土和在膜內不受霜凍的前提下,可在1月底2月初播種。畝栽3500株,用寬幅直密播***便於間套複種***70釐米x25釐米或150釐米畦寬行形式種4行***中距40釐米,邊距20釐米x40釐米***。土壤持水量應保持60%~70%。

  早熟馬鈴薯的種植:地膜覆蓋

  覆蓋方法有兩種:―是採用小弓棚覆蓋方式,但出苗後晴天中午要兩頭通風防燒苗。二是採用平鋪,播種後,地膜平鋪於地面,四周用土壓實。在出苗期間,晴天―定要在早晨或上午進行破膜,以防燒苗。破膜時氣溫較低,不要把幼苗取出膜外,待返溫後把幼苗取至膜外,並在破口處用土封實,以防雜草叢生。

  早熟馬鈴薯的種植:施足基肥

  覆膜馬鈴薯在覆膜期間,不便追肥,因此,播種前基肥要施足。一般畝施欄肥1000~1500公斤,磷肥20~25公斤,尿素20~25公斤。開較深溝條施,覆土後播種。種薯不能與化肥接觸,以防爛種。

  早熟馬鈴薯的種植:田間管理

  除防燒苗、防凍害外,主要抓好3條:

  ***1***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每畝40克,兌水30公斤,在初花期進行葉面噴施,防止馬鈴薯地上莖徒長。

  ***2***現蕾後,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加尿素500克,兌水60公斤進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3***現蕾後,及時摘除花蕾,防止養分不必要損耗。覆膜馬鈴薯生育期90天左右。見部分葉片轉黃後便可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