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修剪成盆景的方法

  杜鵑,又叫映山紅、照山紅。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落葉灌木。園藝上還有許多其它變種,顏色更加豐富。花期4-6月份,果子10月成熟。杜鵑如何修剪成盆景?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傘式:主幹lOcm左右,無中心幹。主幹上四周分佈4~5個主枝,主枝上自然均勻分生側枝,向四周擴充套件,對上部徒長枝及時摘心,促進分枝。

  寶塔式:主幹10cm左右,主幹延伸成中心幹,然後主枝在中心幹上分別著生成2—4層。每年修剪時,控制上層、扶持下層,逐年成為寶塔形。

  繡球形:枝條在樹冠中均勻分佈呈圓球狀。定幹10cm左右,定幹後,前4年培養下部第一層枝,保證主側枝生長健壯;後4年培育第二層枝,然後放頂。在10年內培養成圓球形。整形修剪時,主要採用拉、撐、吊、彎、摘心、剪梢等方法控制頂端優勢。

  懸臂式:主要是將中心幹刻傷後,用金屬絲捆紮彎成90。,然後沿水平方向伸展。

  俯枝式:在幼苗期將中心幹逐步向下彎曲,然後發展頂端,讓其枝梢向下延伸形成俯枝式。

  盤龍式:趁枝條細嫩,於中午強光照晒時,把幾個枝條盤繞扭轉在一起並扭曲向上生長而形成盤龍式。

  換盆時,修剪過密的纖細枝、交叉枝、重疊枝、橫向枝、病蟲枝、過長的纖細根。在生長期及時抹芽、除萌、摘蕾、摘除殘花和摘心。

  盆景製作培育方法

  ***1***苗源

  杜鵑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和分櫱等多種方法獲取幼苗。其中嫩枝扦插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做法是在梅雨季節,採取當年生枝條,速蘸生根粉,插於素沙中即可。為了縮短製作盆景的時間,也可到山野採掘天然老樁。時間在每年的3月份到花謝前,其中3月份是最好的季節。

  ***2***造型

  1***上盆 3月份上盆最好。配盆宜選用橢圓形或長方形的、顏色較深的盆。盆土用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PH值為4.5-6.5。可用山泥土5份,乾薹蘚2份,腐葉土2份,腐熟的農家肥1份配成。

  2***造型 杜鵑枝條較脆硬,不宜過度蟠扎。一般依其樹勢,用棕絲蟠扎。時間選在春季枝幹相對較軟的時候。主要加工技法為修剪。修剪時,要注意弱枝弱剪,強枝強剪。秋季,杜鵑可再進行一次修剪整形,以防止其在第二年春季開花,讓其養坯,待成型後再開花。

  ***3***養護

  1***場所 杜鵑應置於半陰環境養護,注意空氣溫度。冬季要搬入溫室養護,溫度在10度左右。

  2***澆水 杜鵑既怕旱又怕澇,因此澆水一定要謹慎。水溫要與室溫相同。澆水時,如能加點酸,則更有利於杜鵑生長。

  3***施肥 適時施肥可使杜鵑枝繁葉茂。原則上應薄肥勤施,忌施濃肥和生肥。花前可多施一些磷鉀肥,以使開花繁茂。

  4***整形 一般花後修剪一次,以保證其樹形。

  5***換盆 杜鵑生長較緩慢,一般1-2年換一次盆。

  6***病蟲害防治 改善杜鵑花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創傷,及時剪去病葉,可以減少杜鵑病蟲害的發生。如發生病蟲害,可用粉鏽寧、百菌清、波爾多液、氧化樂果等噴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