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在茶藝中所指的“茶道六君子”是:茶筒、茶漏、茶夾、茶匙、茶針、茶則。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筒:是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勺:茶勺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茶夾: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茶針: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道六君子的介紹

  1、茶筒

  茶筒用於盛放“茶道六君子”中的其餘五件茶具。一般為圓筒狀,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異的精美茶筒,如曲線形、葫蘆形。茶筒筒身一般有雕刻圖案、鏤空等型別。製作材料一般為竹子、木頭。茶友們在選購茶筒時,以筒身光滑平整、線條流暢自然、雕刻精美雅緻為佳。一般需特別注意有無加工不當產生的毛刺。

  2、茶漏

  顧名思義,茶漏的形狀像漏斗,因此又稱茶鬥。若將幹茶倒入壺口較小的壺具中時,為避免茶葉不慎掉落在壺外,把茶漏置於壺口,則可將幹茶順利的倒入壺中。茶漏製作材料一般為竹子、木材,也可以用瓷或陶製成。

  3、茶夾

  茶夾外形如同鑷子,有些茶友也稱其為“茶鑷”。茶夾是我們在泡茶過程中用得最多的,如潔具、分茶時使用,其具有防燙的功能,也能讓品茶者感覺乾淨衛生。有時,茶夾也用於夾取壺內或蓋碗內的茶葉***但不是用其取幹茶喲***。其製作材料多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金、和銀製成的茶夾。

  4、茶匙

  其形狀如湯匙,所以稱為“茶匙”,很多茶友也將其稱為“茶勺”。主要用途是取出儲茶器皿中的茶葉,並將其放入茶荷或茶壺中。在喝茶過程中,也有人用其攪動壺中茶葉,幫助茶葉受泡均勻。此外,茶匙還具有清理壺內或蓋碗內的茶渣的功能。其製作材料多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瓷和金銀製成。

  5、茶則

  茶則,也稱“茶撥”。在取茶時與茶匙配合使用,將茶匙裡的茶葉撥入茶荷或茶壺,撥茶的過程其實也是事茶者衡量茶葉量的一個過程,所以在事茶者眼裡,茶則也是一種量器。茶則和“茶匙”有相似之處,茶則有時候也可以用來攪拌茶葉使得茶壺內茶葉受泡均勻。另外,在正規的品鑑現場,茶則可以用來將葉底挑出,供在坐者觀察茶葉。中國茶聖陸羽在《茶經》認為,茶則的製作材料可以是貝類、牡蠣類,也可以是銅、鐵、竹、木等材料,現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類的。

  6、茶針

  也稱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壺的蜂巢,以保持茶壺的壺嘴出水流暢。有時候,事茶者將幹茶倒入壺或蓋碗之後,可以用茶針調整壺內、蓋碗內的茶葉,使得碎茶在下,整茶在上。有些茶友指出,“茶針”還可以用來撬普洱茶熟餅,在此,筆者申明此“茶針”非彼“茶針”,本文說的“茶針”是茶道組中通用的器具。茶針的製作材料很多,除了常見到的金銀、竹木,還有一些比較珍貴材料,如象牙、牛角、羚羊角等。

  關於“六君子”的使用方法,既是茶具,那建立在事茶者需求的情況下,只有茶具發揮其作用,解決了事茶者的問題,那這件茶具方能體現其使用價值,所以,茶友們並不用拘泥於每件茶具的正確使用方式,只要使用得當,保持乾淨整潔,能造就和諧自然的品茶氛圍就是最好的使用方法。

  至於“茶道六君子”的製作材料,並不是說材料越貴越好,筆者認為,既是茶具,那還是講求實用性,再者,茶道講求的就是自然寧靜、平和釋然的環境。因此,建議使用竹木材料的“茶道組”,一更顯大氣自然之美,二能營造出更好的品茶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