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蒜苗的種植方法_蒜苗種植技巧

  青蒜苗是現在很多人喜歡吃的蔬菜,那麼青蒜苗怎麼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青蒜苗的種植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青蒜苗的種植方法

  基本技術

  種植蒜苗種植伏秋蒜苗力求選用優良早熟多瓣蒜種。栽種前要將蒜苗盤分開,按大、中、小瓣分為三級,把分開的蒜种放在井水中***井水水溫較低***浸泡12小時,打破蒜種的休眠,促進快出芽。各種大蒜品種都可用來培育青蒜苗,各地均有自己適宜用於青蒜苗栽培的品種。過去多用小瓣品種,如用狗牙蒜來栽培育蒜苗。這種做法節約蒜種、成本低,但是蒜苗纖細、產量低、品質不好。各地多換用大瓣品種來栽培青蒜苗。大瓣種進行青蒜苗栽培時,用種量大,成本稍高,但產量很高,品質好,生長旺盛。國內有培育蒜苗的專用品種,如廣西的全州肉蒜,該種蒜瓣味淡但肥大,長出的蒜苗粗壯高產。在早秋栽培青蒜苗時,應選用休眠期短的品種,以便播後及早發芽出苗。在山東地區此時以紫皮蒜為宜。

  科學種植

  在耕整土地,分廂開好“三溝”後,要一次性施足底肥。底肥一般畝施腐熟的土渣糞肥80-100擔、尿素20公斤、磷肥50公斤、鉀肥15公斤或優質三元素複合肥50公斤。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也可於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

  合理密植

  種植蒜苗實行鋤溝播種,一般行距10-15釐米,株距3-5釐米,畝用種蒜150-200公斤。栽種時可將蒜瓣撒到鋤開溝中,按照間距,雙手並用,邊播邊用手覆土,防止蒜瓣歪倒。播完後立即澆透水,澆水後覆土一次。3-4天后澆二次水,並隨水追肥硫酸銨20公斤。施肥後每隔兩天澆一次水,連澆3次。當苗高20釐米時進行第二次覆土。同時,在出苗後注意噴藥防治病蟲害。

  溫室青蒜苗種植技術

  蒜苗,又叫青蒜。大蒜的花苔,包括花莖***苔莖***和總苞***苔苞***兩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莖頂端的總苞,內含發育不全的花序。

  品種。秋冬茬生產要選用早熟品種,如蒼山糙蒜、永年白蒜等。春節過後生產蒜苗要選用中晚熟品種,蒜頭要大,直徑一般在4~5釐米,大小均勻一致,這樣出苗齊、產量高。

  蒜種處理。把蒜頭從蒜辮上貼脖剪下,蒜須剪掉,拔掉老梗。用45℃溫水先泡2~3小時,任其降溫或者直接用冷水泡,但時間應長一些,一般12~24小時,蒜皮柔軟即可。泡蒜每500公斤幹蒜加入0.35公斤硝銨,可使蒜苗生長茁壯。蒜泡好後,放置於竹簾子上淋水,然後再用草苫蓋到蒜堆上,悶8~10小時。然後剜掉蒜頭上的老根及殘留的蒜薹梗,可促進蒜苗早發。

  栽種。栽前每分地施用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000公斤,肥土混勻、摟平,然後播種。蒜頭要擠嚴,每平方米用蒜頭15公斤,多者可栽到18~20公斤,做到上齊下不齊。栽後畦面覆5~6釐米細土,既有益於出苗,又可防止根把蒜頭頂起,方便採割蒜苗。

  栽後管理。栽後到收頭刀,一般要澆三水。澆水本著前期水量大,後期水量小些的原則,頭水每平方米35公斤,苗高6~9釐米時澆二水,每平方米30公斤,收前3~5天澆第三遍水,每平方米20公斤。

  頭刀割後,覆好沙子,再澆一遍水。溫度方面栽後出苗前,控制溫變要適當的高一些,白天26℃~28℃,夜間18℃~20℃;出苗後,白天24℃~25℃,夜間16℃~18℃,這樣蒜苗長的快、長的齊。溫度一定不能過高,否則會造成株間發熱,引起腐爛。生長期間一般不需追肥,但因缺少氮肥而影響生長時,可畝施硝銨15~20公斤。為促進蒜苗快長,在苗高20釐米時,可用0.5%的硝銨水澆灌一次,每畝用量6公斤左右。

  收割。溫度水分管理適當時,20天即可收穫頭茬,收割時一般株高35~40釐米,每平方米可收15~20公斤。如不安排收第二刀,則第一刀要深割,以稍帶蒜瓣為度。準備收第二刀,則第一刀要輕些,不得傷及蒜瓣,並在第一刀收後,及時覆沙、澆水,加強管理。一般15天左右可割第二刀。

  每公斤蒜頭可產蒜苗1.5公斤左右,收割後如不能及時售出,可將蒜苗捆好直立放置於溫室中,一般7天左右不會腐爛。

  無公害青蒜苗栽培技術

  一、選擇適宜的品種。若栽培伏青蒜苗,宜選擇蒜瓣大、生長勢強、適應性廣休眠期短、發芽早、較抗熱的做種蒜;若栽培秋青蒜苗,宜選用耐寒性強的做種蒜;若栽培四季青蒜苗,宜選用抗熱又耐寒的種蒜,利用日光溫室生產,技術簡單,容易操作。

  二、整畦施肥。選通風陰涼處做畦,蒜畦寬1.5米,畦面比地面深30釐米。打起壟後,畦淨寬1.2米,壟上寬15釐米左右,覆土後,壟高20釐米左右。畦內施優質圈肥每畝4000公斤、餅肥150公斤,耙平畦面後即可栽種。

  三、蒜種處理。把蒜頭從蒜辮上貼脖剪下,蒜須剪掉,拔掉老梗。用45℃溫水先泡2~3小時,任其降溫或者直接用冷水泡,但時間應長一些,一般12~24時,蒜皮柔軟即可。泡蒜每500公斤幹蒜加入0.35公斤硝銨,可使蒜苗生長茁壯。蒜泡好後,放置於竹簾子上淋水,然後再用草苫蓋到蒜堆上,悶8~10小時。然後剜掉蒜頭上的老根及殘留的蒜薹梗,可促進蒜苗早發。

  四、播期與播量。山東省伏蒜苗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種,栽種後對畦面遮陰,以利出苗,降雨時要及時排除積水。秋蒜苗多在8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栽種。每平方米下種15--20公斤。播種時按蒜瓣大小分級栽種,做到上齊下不齊,隨栽種隨覆土,覆土厚度以剛露出鱗片幹尖為度。覆土後澆一次大水,待2-3天再撒上肥料,然後把細土填回畦內,深度5~6釐米,既有益於出苗,又可防止根把蒜頭頂起,方便採收蒜苗。

  五、栽後管理。栽後到收穫,一般要澆3次水。澆水本著前期水量大,後期水量小些的原則,頭水每平方米35公斤,苗高6~9釐米時澆二水,每平方米30公斤,收前3~5天澆第三遍水,每平方米20公斤。頭刀割後,覆好沙子,再澆一遍水。溫度方面栽後出苗前,控制溫變要適當的高一些,白天26℃~28℃,夜間18℃~20℃;出苗後,白天24℃~25℃,夜間16℃~18℃,這樣蒜苗長的快、長的齊。溫度一定不能過高,否則會造成株間發熱,引起腐爛。生長期間一般不需追肥,但因缺少氮肥而影響生長時,可畝施硝銨15~20公斤。為促進蒜苗快長,在苗高20釐米時,可用0.5%的硝銨水澆灌一次,每畝用量6公斤左右。

  六、收穫。伏青蒜一般在蒜苗長有3-4片葉時,於中秋節或國慶節前收刨上市,供應節日市場。秋青蒜苗多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刨。日光溫室內的青蒜苗,溫度水分管理適當時,20天即可收穫頭茬,收割時一般株高35~40釐米,每平方米可收15~20公斤。如不安排收第二刀,則第一刀要深割,以稍帶蒜瓣為度。準備收第二刀,則第一刀要輕些,不得傷及蒜瓣,並在第一刀收後,及時覆沙、澆水,加強管理。一般15天左右可割第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