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青蒿的方法

  青蒿人工種植青蒿粗生易管,投產比高,但要獲得高產高效,在生產實踐中應當注意一些技術要點。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選好品種:青蒿種子品種繁多,良莠不齊,應選擇株型呈柱型,分枝多,子葉緊密的品種才能獲得高產。

  二、苗床育苗:育苗時間應安排在當年12月至來年3月上旬,具體哪一個月主要是要根據所種品種生育期的長短將商品葉的採收時間安排在來年的伏旱季節,以利於商品葉的採收。首先要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溼潤的地塊,製成育苗標準廂,每一標準廂可移栽大田2畝。廂面內寬1米,長5米,廂面要平,泥土要細,四周築埂,然後進行土壤消毒***可用敵克鬆或重茬保等土壤消毒劑***,施足清糞水,再將青蒿種子***每一標準廂用種3克左右拌草木灰10克、細土5-6斤充分拌勻***均勻撒播在廂面後再撒10斤左右的細土覆蓋,並用噴霧器噴施一次消毒藥液,最後拱膜覆蓋。育苗期間注意保持苗床內溫、溼度,出苗後及時除草和施用清糞水促苗。

  三、幼苗假植:選擇水源充足的疏鬆地塊做好假植廂。栽植1畝按長10米,寬1.2米建標準假植廂。在育苗床內苗高4釐米左右時進行肥球假植,假植株行距為10-12釐米,每床植肥球苗1500株左右。在氣溫較低時,假植苗床應拱膜覆蓋。假植期間要加強肥水管理,幼苗成活後用腐熟人畜糞水或畝用複合肥5公斤兌清糞水淋施,做到勤施薄施。注意晴天揭膜防止燒苗,晚間蓋膜防止凍害。

  四、大田準備:青蒿生長的適宜區域應在海拔200-800公尺,要求水源有保障,土層深厚肥沃;同時要求地勢較高不易漬水,能排能灌的田塊。移栽前地塊應進行深翻梨耙細碎,每畝按0.8米行距溝施腐熟農家肥或土雜肥2000-2500公斤及磷肥50-60公斤作底肥,並蓋土作淺壟。

  五、適時移栽:大約假植18-20天左右***氣溫低時需25-30天***當植株生長到10-15釐米時,即可移栽至大田。大田移栽實行淺壟栽植,起廂規格為:寬1.2米,溝寬0.4米,溝深0.2-0.5米,每廂種二行。壟距***即行距***0.8米,株距0.7或0.8米,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栽後及時淋足定根水。畝植1000-1200株左右。

  六、田間管理:移栽後應加強田間管理,做到科學施肥,合理排灌。青蒿大田移栽後,一般應進行三次以上追肥。第一次在移栽後一週左右畝用三元素複合肥10公斤或畝用三元素複合肥5公斤兌清糞水10擔淋施;第二次在移栽後15-20天后畝施高鉀複合肥或氯化鉀15公斤或20擔腐熟農家肥,並結合進行除草覆土;第三次在青蒿封行前畝施高鉀複合肥或氯化鉀25公斤或腐熟農家肥30擔並培土起高壟。大田生產管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及時排除田間漬水,同時在乾旱時注意及時灌水。

  七、病蟲害防治:青蒿病蟲害重點防治好莖腐病、小地老虎、蚜蟲和黃蟻。對於莖腐病,在發病初期用甲基託布津、雷多米爾、大生或綠亨6號等殺菌劑藥液噴霧;對於小地老虎,主要在苗床和大田移栽初期為害,可在苗床或移栽時圍繞植株撒施樂斯本顆粒劑或噴施進口敵殺死藥液;防治蚜蟲施用吡蟲啉或博得藥液;防治黃蟻灌施樂斯本或銳勁特藥液。

  八、適時採收:青蒿收穫的產品為植物的幹葉。應在青蒿營養生長末期至初現蕾期及時進行收穫,過早則葉片產量低,過遲則青蒿素含量下降,最終都影響經濟效益。應選擇晴天搶收。收割時砍倒主杆,在大田晒一天,第二天收起在晒場晒乾,嚴禁將枝杆等粗雜物或其它雜草樹葉混入蒿葉,以保證青蒿原料質量。特別注意如採收期間遇天氣陰雨,應及時採取烘乾處理措施,防止蒿葉黴爛損失。對符合質量要求的青蒿葉應加強保管或儘早銷售,以防止黴變。

  青蒿的種植技術

  1、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採用育苗移栽。

  2、採種、育苗

  ***1***採種在9—10月份,將陸續成熟的種子植株割回晾乾抖下種子,去除種殼、雜質,貯藏備用。

  ***2***育苗在2月中旬播種。

  ①選地播種前,選向陽潮溼的沖積土,以海拔600—750米為宜。也可選地質為二迭系的深灰色厚層灰巖母質的紫紅泥土。

  ②整地先在選好的地上以每畝2000—2500千克有機肥施入地面,然後翻耕土地,將所施底肥翻入土內耕細整平,做1.3米高畦,畦東西向,畦高20釐米。

  ③播種先將種子拌成種灰,勻撒畦面,然後薄蓋1層草木灰,以遮住種子為宜。出苗後要注意防旱保苗,苗期宜追施清淡人畜糞水,每畝800千克。株高5~10釐米時便可移栽。每畝苗地用種量為100~150克,可獲移栽苗28萬~30萬株,可供2.67公頃地栽種。

  3、整地移栽

  ***1***整地移栽地,每畝用土雜肥或牛馬廄肥2000—2500千克,加過磷酸鈣100~150千克,拌勻,撒施地面,翻人土內,耕細整平。做1.3米高畦,溝深10~15釐米,畦南北向,即可栽植。

  ***2***移栽按株行距26.5釐米×26.5釐米畦內挖穴,每穴栽1株,每畝用苗7500—12000株。若採用寬窄行種植可在行內間種生姜。也可按0.8米×1.2米點種玉米,玉米寬行內按40釐米×60釐米栽植青蒿。這些種植方式均有較好的效果。

  青蒿的栽種也可用種子直播,即用種子直接撒播於整好的畦內。但種子直播田不便管理,產量低於移栽苗,故一般不採用。

  4、田間管理

  青蒿移栽至收穫須除草2~3次,追肥結合除草進行,並可增施根外追肥1~2次。第—次在幼苗成活後進行淺鋤,鋤後每畝用清淡人畜糞水1000—1500千克,尿素3—5千克,過磷酸鈣2~3千克,混合均勻後施人穴中。第二次在封行前,進行中耕除草1次,鋤草後每畝用人畜糞水l000—1500千克,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氯化鉀10千克,均勻施入穴中。也可在第一次分枝期用0.3%磷酸二氫鉀2千克進行噴施,半個月後再進行1次,對提高產量和增加藥材的有效成分有著極其顯著的效果。並在青蒿長至1米高時摘去頂端0.5釐米的嫩尖,以促進多發側枝,提高產量。

  5、建立良種基地

  將選出的優良品種***如白稈青蒿***進行隔離繁殖,在第二次分枝時,進行去雜留純,待種子成熟後採收,乾燥脫粒,放通風處儲存備用。

  6、病蟲害防治

  ***1***病害青蒿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又名冬瓜粉病,6~7月份發生。主要危害葉片,病害由老葉向新葉發展,白粉遍佈全葉,為病原菌子囊殼。

  防治方法: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噴霧2~3次;或用可溼性粉鏽靈兌水500~800倍進行噴霧防治。

  ***2***蟲害青蒿的主要蟲害是蚜蟲,為害嫩梢。

  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