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怎樣種植高產_豆角高產種植方法

  豆角在種植的時候想要高產就要掌握好的技術和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豆角高產種植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豆角高產種植技術

  豆角又稱豇豆、長豇豆,其栽培歷史悠久。廣東省栽培豆角的面積較大,主要在4~12月供應上市。近年來,豆角的市場需求量較大,生產效益較高,成為我省許多地區的主要蔬菜作物。

  種植豆角要根據各地氣候和市場需求選擇優良品種。在我省種植白豆角可選擇豐產三號、豐產四號、金迪豆角等品種,種植油青豆角可選用豐產二號豆角品種,種植青豆角可選用特青豆角品種。

  一、播種育苗一般採用直播方法。但早春低溫時有條件的可採取大棚或小拱棚內育苗移植的方法,播種後約8~10天后第一對真葉展開時要及時定植。亦可播種後用地膜覆蓋畦面,以增加地溫。

  二、合理密植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的田塊種植,在整地時應起深溝高畦,畦土要深翻晒白。廣州地區一般畦寬***包溝***1?5~1?8米,雙行植,每穴播2粒,株距15釐米左右。也可以和葉菜間種,採用單行植,畦邊間種菜心、白菜等蔬菜。

  三、合理施肥要注意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30公斤。幼苗期可施1~2次稀薄的人糞尿水等。開花結莢期要及時重施追肥,防止早衰,每畝追施複合肥20公斤,以後每隔7~10天追施1次。必要時進行根外追肥,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後,應繼續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翻花”,延長收穫期,提高豆角產量。

  四、插竹引蔓苗高25釐米時,應及時插竹、引蔓。插竹方式隨種植方式而異,一般採用籬笆架、人字架。搭人字架穩固,比較抗風,豆莢下垂時不會碰到葉片,可減少豆莢螟的危害。引蔓時間一般在晴天上午10時以後進行,按反時針方向將蔓纏繞在籬竹上。

  豆角高產種植要點

  一、栽培季節

  豆角在我國長江以南各地,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長季節長;必須根據各種季節的氣候條件,選用適當的品種。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採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種。夏秋季栽培於5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採收。

  二、地膜覆蓋

  ***1***品種選擇:豆角栽培廣泛的品種是之豇28-2,可以用於春季地膜覆蓋栽培。

  ***2***播種期:豆角播種的適宜下限溫度 14℃ ,應當在斷霜前後溫度穩定通過 4℃ 時播種。豆角播種方式可以和菜豆***芸豆***種植方式一樣,採用高壟低穴播種後覆蓋地膜方式播種。行距65釐米,穴距18~25釐米,每畝播4000~5000穴,每穴播2~4粒種子,播種量2~3公斤。

  ***3***田間管理:主要注意抹掉第1花序以下的側芽、第一花序以上的花芽葉芽同時著生混合芽中的葉芽;中上部的側枝見花芽後打頂。同時注意主蔓爬到架頂以後及時將主蔓頂打去,刺激側蔓生長,側蔓見花芽以後依舊打頂。

  ***4***採收:豆角在莢果長夠長度以後及時採收。延遲採收籽粒膨大,降低了商品品質,同時也影響以後的莢果生長。採收時注意不要傷害其它的花序、花芽和蔓葉。

  種植移栽

  三、移栽定植,移栽前大田應澆水、深翻、結合翻地施入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鉀肥15—25公斤;合理密植,邊栽邊澆定根水,並及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幼苗抗自然災害能力,縮短緩苗期。

  豆角的定植期要根據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標來確定。採用營養土塊育苗時一般於第一複葉開展時即可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可延遲至2~3片複葉時定植。

  大棚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4月上旬定植,地膜栽培4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下旬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應用打洞器打洞移栽,採用營養土育苗時用定植刀打穴定植,定植後澆好定根水,並填實細土和封嚴定植孔。一般每畦1.8m寬***連溝***種2行,行距80~100cm,穴距22~25cm,每667平方米栽3000穴。

  豆角高產栽培技術

  一、整地播種

  選用未種過豆類的田塊為宜,重茬地要消毒,因為重茬地很容易發生根腐病、枯萎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很難防治。

  1、消毒。

  ①畝用生石灰60~80公斤漚田,7~10天后排水、晒白;

  ②可在種植之前用高錳酸鉀500倍液、或豆角菌怕***也可用惡黴靈或菌真清2號***+貝林***加佳碘***500倍液澆淋土壤溼3釐米深以上。

  2、按地力高低選擇做壟,壟面寬約40釐米,高30釐米。在壟面開10釐米深小溝,畝用1000公斤腐熟糞水淋溝。晒白後鬆土,選擇適合品種,種子晒4小時後用水浸溼,用百菌清原粉拌種,每500克種子用藥粉25克,在小溝內播種,單行植,每隔20釐米播兩粒種子,播後用土雜肥或火燒土覆蓋,淋水。

  二、苗期管理

  播種兩天後根據壟面乾溼情況輕淋水,保證出苗所需水分,經過5~6天當豆秧具兩葉一心時,用菌毒清800倍加井岡黴素300倍淋一遍,畝用藥液750公斤,用以防治根腐病、疫病等病害。及時間苗,保證每20釐米一株。用藥時注意藥粒不要接觸植株。根據豆秧生長情況適當施肥,畝用尿素3~5公斤,加等量鉀肥兌水1000~1500公斤,施後淋薄水。防治豆薊馬是苗期重點,豆薊馬危害幼嫩心梢也即是常見無梢抽出,只見兩片葉,俗稱"盲心".防治豆薊馬可用水胺硫磷600倍加益掃利600倍,或者阿維菌素1500倍加吡蟲啉1500倍,或好年冬500倍加5%銳勁特1500倍,每隔6天噴一次,苗期噴1~2次雲大120.

  三、抽蔓期管理

  豆秧有蔓抽出,要進行大培土,結合施肥,畝用磷肥30公斤加尿素10公斤,均勻施於壟兩邊,用壟溝泥土將肥料及雜草覆蓋,注意肥料及泥土不要接觸豆莖。有條件可畝施廄肥2000公斤,在壟邊培土。培土後用硫胺合劑淋一次,畝用硫酸銅1公斤、碳胺2公斤加水1000公斤。同時引蔓上架,一般用人字架。

  秧苗旺長,可採用錐形架,即每隔40釐米,用三支竹插成等邊三角形,離壟面用繩綁成錐,上邊架橫竹,為便於操作應控制棚架高度在2米以內。錐形架比人字架可增產10%以上。控制水份,晴天隔3天灌跑馬水1次,同時淋溼壟面,下雨天注意排水。抽蔓期病蟲害主要是鏽病、白粉病、豆薊馬、豆螟,可用粉鏽寧***800~500倍***加水胺硫磷500倍加安綠寶800倍,或仙生600倍加萬能粉600倍加益掃利800倍,注意粉鏽寧濃度由淡到濃***800~500倍***,每7天噴1次,每隔14天加噴雲大120.

  四、收穫期管理

  播種約60天,植株進入生殖生長,收穫期出現,每隔7天施肥1次,每次畝用複合肥10公斤加尿素5公斤,用糞肥100公斤混合漚3天,加水1500公斤施於壟面,施後淋薄水,或者在壟邊穴施,畝用複合肥20公斤加鉀肥10公斤加尿素10公斤,在壟邊隔35釐米開***施下,每壟施一邊,隔10天后在另一邊用等量肥料施下。穴施前應淋足水份,施後兩天內不要在壟面淋水,下雨天不施肥。收穫期應保持壟溝1~2釐米水。病蟲防治可選擇以下藥劑,防治斑枯病、疫病:75%百菌清600倍加70%代森錳鋅600倍;鏽病、白粉病:50%膠體硫300倍,每畝淋1000公斤藥液,但前提是未出現病症為好,預防勝過治療。蟲害主要是豆螟,可用:

  ①菜喜1000倍加吡蟲啉1500倍;

  ②阿維菌素1500倍加安綠寶600倍;

  ③蘇雲金桿菌1000倍加小蟲敵800倍。以上3種藥劑不要與殺菌劑混合使用。由於豆螟防治非常困難,所以噴藥時間應每隔3~4天噴1次,在上午10時前豆花張開噴效果較好。每7天加噴雲大120.收穫在早上霧水未乾為宜。


猜你感興趣:

1.豇豆如何高產節水種植

2.豆角如何進行多坐莢的種植

3.種豆角怎麼種

4.如何種植長豆角

5.冬季大棚如何種植豆角

>>>下一頁更多精彩“豆角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