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種植什麼時候

  大棚草莓種植多長時間可摘?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棚草莓種植時間,一起來看看。

  大棚草莓種植時間

  一、控制適宜溫溼度 草莓果實發育的適溫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達到這一溫度,可在大棚內套中棚並蓋地膜,力爭棚溫白天達到 25-28℃,夜間 5℃以上,最低溫度0℃以上。但出現30℃以上高溫時要及時通風降溫。土壤溫度以保持40%—60%為宜,過大過小均會影響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實正常的生長髮育。

  二、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結果期長,為防止脫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時進行追肥和經常噴施葉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適氮增磷鉀***生長弱時增施氮肥,結果多時增施鉀肥***。一般每畝基施腐熟欄肥40擔,配施複合肥30公斤,鈣鎂磷肥100公斤。中後期結合噴藥,可噴葉面肥***200倍綠威18***,可促進中後期果實的發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

  三、摘葉疏果 衰老葉製造光合產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對草莓生長和漿果發育不利,匍匐莖的無謂發生也消耗母體營養。因此,結果期對下部衰老葉要及時摘除,並及早去除匍匐莖。另外,在開花前後疏除一定的高階次花果,不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於集中養分供應低階次花果發育,使果個增大,提高整齊度。

  四、綜合防治病蟲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蟲害要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即通過採用脫毒壯苗、高壟栽植、地膜覆蓋、水旱輪作及避免乾旱、高溼等措施預防病果、爛果的發生。田間發現病爛株葉和果實要及時清除,嚴防擴充套件蔓延。藥劑防治要注意開花前後不用藥,以免影響授粉,使畸形果增多。採果期要儘量少用藥,必須用藥時應選擇殘毒低的藥劑,並且噴藥後2一3天內停止採果,防止果實殘毒影響人體健康。

  五、適時採收

  由於栽植時間和管理技術水平的不同,所以到採摘的時間也不盡相同,甚至會出現相當大的差距。大棚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必須在70%以上果面呈紅色時萬可採收。冬季和早春溫度低,要在果實8-9成熟時採收。早春過後溫度回升,採收期可適當提前。採摘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6時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熱果,以免腐爛變質。採摘時要輕拿、輕摘、輕放,不要損傷花萼,同時要分級盛放幷包裝。

  草莓價值

  1、飯前吃草莓緩解胃口不佳

  遇積食腹脹、胃口不佳時,可在飯前吃草莓60克,每日3次。

  齒齦出血、口舌生瘡、小便少、色黃時,可將鮮草莓60克搗爛,冷開水沖服,每日3次。

  鮮草莓冰糖隔水燉服:

  乾咳無痰,日久不愈時,可用鮮草莓6克與冰糖30克一起隔水燉服,每日3次。

  遇煩熱乾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時,可用草莓鮮果洗淨榨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2、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有調理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均有一定的滋補調理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外,對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也有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維生素及果膠對改善便祕和治療痔瘡、高血壓、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一種胺類物質,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草莓是鞣酸含量豐富的植物,在體內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學物質的吸收。

  3、鮮草莓有助於醒酒

  酒後頭昏不適時,可一次食用鮮草莓100克,洗淨後一次服完,有助於醒酒。

  營養不良或病後體弱消瘦者,可將洗淨的草莓榨汁,再加入等量米酒拌勻即成草莓酒,早晚各飲1杯。

  4、美白牙齒

  因為草莓中含有的蘋果酸作為一種收斂劑,與發酵粉混合時產生氧化作用,可以去除咖啡、紅酒和可樂在牙齒表面留下的汙漬。

  5、有助於心臟健康

  ***1***據英國《每日郵報》刊登英國一項新研究對此解析道,藍莓、草莓等紅、藍、紫色漿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劑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復細胞受損的作用。

  ***2***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人員的新研究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該研究對9.3萬人進行了長達18年的跟蹤調查。參試者被分為5組,年齡為25~42歲,他們每4年報告一次飲食情況及影響心臟健康的其他情況。如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家族病史,體重是否超標或肥胖,是否有鍛鍊習慣,是否吸菸、飲酒等。

  ***3***結果發現,每週吃藍莓或草莓至少3份***一份約半杯***的人比其他參試者心臟病發病率更低。研究負責人愛丁·卡西迪博士表示,紅、藍、 紫色水果蔬菜中的自然抗氧化劑可使年輕人和中年人心臟病危險降低32%。

  研究認為,年輕時多吃富含花青素的水果、蔬菜,更有助於降低日後患心臟病的危險。花青素有助於提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還可以減少與心臟病有關的體內炎症。除了藍莓和草莓,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還有紫茄子、李子和櫻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