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毛鵑盆栽

  毛鵑盆栽擺放賓館、居室和公共場所,絢麗奪目。要怎麼種植它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毛鵑盆栽的方法。

  毛鵑的形態特徵

  毛鵑,喜涼爽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怕熱,耐半陰,不耐長時間強光暴晒。生長適溫15-28℃,冬季能耐-8℃低溫。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壤土為宜。傳統品種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紅”、“玉鈴”等。毛鵑、夏鵑、西洋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每年開花前後各施肥1次,剪除過密內膛枝,截短徒長枝,剪去枯枝和病枝。毛鵑成片栽植,花時爛漫似錦,萬紫千紅,可增添園林的自然景觀效果。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

  常綠或半常綠灌木,高達3m,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葉紙質,二型,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長2.5-5.6cm,寬8-18mm,頂端急尖,有凸尖頭,基部楔形,初有散生黃色疏伏毛,以後上面近無毛,端尖鈍,基楔形,緣有睫毛,葉柄有毛,葉柄長4-6mm,葉表、背均有毛而以中脈為多,秋葉狹長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質厚而有光澤。

  毛鵑盆栽的繁殖技巧

  1.扦插:在梅雨季進行。選取半成熟嫩枝,長12~15釐米,去掉基部2~3片葉,留頂端葉片並剪去一半。插條用0.8%吲哚丁酸溶液處理2~3秒,插入沙床,室溫保持在15~18℃,插後50~60天生根。

  2.壓條:在4~5月進行,用高空壓條法。選取2~3年生成熟枝,在離枝頂20~30釐米處行環狀剝皮,寬2釐米,用腐葉土和薄膜包紮。4~5個月癒合生根,秋季剪離盆栽。

  3.播種:以4月為宜,採用室內盆播。發芽適溫為22~24℃,播後10~15天發芽,幼苗生長慢。

  毛鵑盆栽的栽培技術

  盆土

  喜酸性土壤,要求疏鬆、排水好,富含腐殖質。取腐植土4份,舊盆土2份,沙土、火燒土、鋸木屑各1份,加入適量餅肥混勻,堆漚半個月即可使用。

  上盆

  上盆時苗木多帶宿土,少傷根系,過長的根適當減短,較大的植株要對上部的枝條修剪。先在花盆裡用碎瓦片交疊蓋住盆底的排水孔,鋪一層粗粒土作為排水層,在中央填入部分培養土後,將植株放入盆內扶正,加土壓實。栽植深度與原來苗木出土時深度相當。澆透水。

  毛鵑盆栽的栽培要點

  盆栽每年春季花後換盆,用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平時澆水應及時,特別是花期,保持盆土不幹。肥水是生長髮育的關鍵,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冬季生長基本停滯,應嚴格控制肥水。生長期必須摘心修剪,去除枯枝、萌櫱枝,有利於樹形均衡發展。地栽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和土層深厚的酸性土壤。每年開花前後各施肥1次,剪除過密內膛枝,截短徒長枝,剪去枯枝和病枝。

  毛鵑盆栽的日常管理

  澆水

  既怕幹又怕澇。11月底至次年2月中上旬,大部分露地盆栽錦繡杜鵑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視盆土乾溼狀況適量澆水。2月下旬氣溫回升,花芽、葉芽萌動,適當增加澆水次數。3-6月是新梢生長旺盛期,需水量增大,要酌增澆水次數。7-9月氣溫高,每天都要澆水。10月以後,澆水量可減少。

  施肥

  不喜大肥,要勤施稀薄肥。基肥用長效肥料,如餅肥、骨粉和幹廄熟肥等有機肥,在上盆換盆或冬季埋入盆土中。追肥用速效肥,如人糞有機肥或氮、磷、鉀化肥,立春至開花前,每月施1-2次磷鉀肥,開花時停止施肥。秋涼後施1-2次磷肥為主的液肥,入冬後停止追肥。

  剛裝修好的房屋不適合養毛鵑,因為裝修好的房屋甲醛等有害氣體還沒有消散,容易對毛鵑造成傷害。毛鵑與杜鵑的一樣屬於難養的花卉,所以種植毛鵑時需要細心地把握好花的習性。萬紫千紅總是春,毛鵑花期成熟時可以開出類似於薔薇的紫色,愛好種花的朋友們可以嘗試種植下毛鵑這種顏色絢麗的花,一定可以讓你的生活變的別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