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養殖方法及養殖效益分析

  肉牛即肉用牛,又稱改良肉牛。肉牛是一類以生產牛肉為主的牛。肉牛的產肉效能好,肉質口感好。不過很多都不知道肉牛要怎麼養殖。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肉牛養殖方法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肉牛的養殖技術

  場址選擇

  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修建住宅等規劃結合起來,必須適應於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所選場址,要有發展的餘地。

  1、地勢高燥。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處、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

  2、土質良好。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質鬆軟,透水性強,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後沒有硬結、有利於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乾燥,有利於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豐富。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乾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衛生防疫。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6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還要避開對肉牛場汙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

  7、節約土地。不佔或少佔耕地。

  8、避免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質缺乏或過多含有某種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對肉牛生長和肉質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故應儘可能避免。

  設計原則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為了給牛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長的正常執行。花較少的資金、飼料、能源和勞力,獲得更多的畜產品和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此,設計肉牛舍應掌握以下原則。

  1、為牛創造適宜的環境。一個適宜的環境可以充分發揮牛的生產潛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來說,家畜的生產力20%取決於品種,40%-50%取決於飼料,20%-30%取決於環境。不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以使家畜的生產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餵給全價飼料,如果沒有適宜的環境,飼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畜產品;從而降低了飼料利用率。由此可見,修建畜舍時,必須符合家畜對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溫度、溼度、通風、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為家畜創造適宜的環境。

  2、要符合生產工藝要求,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畜牧獸醫技術措施的實施。肉牛生產工藝包括牛群的組成和週轉方式,運送草料,飼餵,飲水,清糞等,也包括測量、稱重、採精輸精、防治、生產護理等技術措施。修建牛舍必須與本場生產工藝相結合。否則,必將給生產造成不便,甚至使生產無法進行。

  3、嚴格衛生防疫,防止疫病傳播。流行性疫病對牛場會形成威脅,造成經濟損失。通過修建規範牛舍,為家畜創造適宜環境,將會防止或減少疫病發生。此外,修建畜舍時還應特別注意衛生要求,以利於獸醫防疫制度的執行。要根據防疫要求合理進行場地規劃和建築物佈局,確定畜舍的朝向和間距,設定消毒設施,合理安置汙物處理設施等。

  4、要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在滿足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還應儘量降低工程造價和裝置投資,以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資金週轉。因此,畜舍修建要儘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條件***如自然通風,自然光照等***,儘量就地取材,採用當地建築施工習慣,適當減少附屬用房面積。畜舍設計方案必須通過施工能夠實現的,否則,方案再好而施工技術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設計。

  配置要求

  牛場內建築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於管理,有利於生產,便於防疫、安全等。統一規劃,合理佈局。做到整齊、緊湊,土地利用率高和節約投資,經濟實用。

  1、牛舍。中國地域遼闊,南北、東西氣候相差懸殊。東北三省、內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設計主要是防寒,長江以南則以防暑為主。牛舍的形式依據飼養規模和飼養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應便於飼養管理,便於採光,便於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於防疫。修建牛舍多棟時,應採取長軸平行配置,當牛舍超過4棟時,可以2行並列配置,前後對齊,相距10米以上。

  2、飼料庫。建造地位應選在離每棟牛舍的位置都較適中,而且位置稍高,即乾燥通風,又利於成品料向各牛舍運輸。

  3、乾草棚及草庫。儘可能地設在下風向地段,與周圍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遠距離,單獨建造,既防止散草影響牛舍環境美觀,又要達到防火安全。

  4、青貯窖或青貯池。建造選置原則同飼料庫。位置適中,地勢較高,防止糞尿等汙水入浸汙染,同時要考慮出嵙時運輸方便,減少勞動強度。

  5、獸醫室,病牛舍。應設在牛場下風頭,而且相對偏僻一角,便於隔離,減少空氣和水的汙染傳播。

  6、辦公室和職工住舍 設在牛場之外地勢較高的上風頭,以防空氣和水的汙染及疫病傳染。養牛場門口應設門衛和消毒室、消毒。

  牛場綠化

  牛場統一規劃佈局,因地制宜的植樹造林,栽花種草是現代化牛場不可缺少的建設專案。

  ***一***、場區林帶的規劃 在場界周邊種植喬木和灌木混合林帶,並栽種刺笆。喬木類的大葉楊、早柳、鑽天楊、榆樹及常綠針葉樹等;灌木類的河柳、紫穗槐、側柏等;刺笆可選陳刺、刺等,起到防風阻沙安全等作用

  ***二***、場區隔離帶的設定 主要以分隔場內各區,如生產區,住宅區及管理區的四周,都應設定隔離林帶,一般可用楊樹、榆葉等,其兩側種灌木,以起到隔離作用。

  ***三***、道路綠化 宜採用塔柏、冬青等四季常青樹種,進行綠化,並配置小葉女貞或黃洋成綠化帶。

  ***四***、運動場遮陽林 在運動場的南、東、西三側,應設1—2行遮陽林。一般可選擇枝葉開闊,生長勢強,冬季落葉後枝條稀少的樹種,如楊樹、槐樹、法國梧桐等。

  總之,樹種花草的選擇應因地制宜,就地選材,加強管護,保證成活。通過綠化,改善牛場環境條件和區域性小氣候,淨化空氣,美化環境,同時也能起到隔離作用。

  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1 注意保溫

  牛舍保溫效能好。不漏雨、不透風,地面不潮溼、清潔衛生,室溫保持在10~18℃宜。

  2 牛舍通風

  由於冬季暖棚牛舍封閉嚴密,舍內外溫差大,加之牛呼吸散熱、排洩糞尿等原因造成舍內溼度大,氨、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影響牛的正常生長髮育。因此,牛舍必須及時進行通風換氣。

  3 保持衛生

  要保持暖棚牛舍的衛生,才能保障肉牛的正常生長髮育。①及時清除牛糞,每天在喂牛時要清除牛糞。②打掃牛舍及飼槽,每天喂完牛之後要掃淨拌料,及時掃淨飼槽。③牛舍的消毒,每月進行一次,用1%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牛舍地面和牆壁噴霧消毒,氨味濃時用過氧乙酸消毒,牛舍門口可用白灰消毒。

  4 科學飼餵

  飼料是育肥牛增膘長肉的物質基礎,必須合理搭配飼料。日糧為:幹青草5kg,青貯玉米秸稈8kg,酒糟10kg,玉米粉3kg,豆餅0.5kg,尿素100g,食鹽50g。每天飼餵三次,即早晨六點、中午十二點、下午六點各喂一次。料要少添、勤添,每次採食時間1~1.5h,不要使牛吃的過飽,使牛在每次飼餵時都保持旺盛的食慾,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5 供足飲水

  冬季,牛以吃乾草料為主,所以要供給充足的飲水。飲水不足,不但影響牛採食,也影響牛對飼料的消化和利用,使牛的被毛、面板乾燥,精神不振。牛飲水2次/d,採食後1h飲水,供給的水要清潔衛生、溫度要適宜***20℃左右***。

  6 多晒太陽

  在天氣晴朗時,要把牛牽出舍外晒太陽,同時要刷拭牛體,即可預防面板病和體外寄生蟲病。

  肉牛的管理與效益分析

  幼牛期,每天每頭牛需要青儲玉米杆 5--8 斤,可以少量用一些酒糟或其他一些雜草。需精細料 3--5 斤,包括玉米麵 60% ,麥麩 30% ***豆餅或棉籽餅、菜籽餅***任選一樣 10%。30 頭牛每天需一市斤食鹽,兩星期牛舍消毒一次,定期預防。牛進圈後間隔一週開始驅蟲,初次與第二次要間隔四天,兩次可以用驅蟲淨去清。

  育肥期:每天每頭牛需草 8--12 市斤,精細料 5--8 斤,後期追肥每天需草 12--15 斤,精細料 8--10 斤,青草加量 30%。

  一頭體重 300 斤左右的改良肉牛公牛牛犢,需投資 3000元左右,每月平均用草 300 斤左右,折現金 30元上下。精細料每月 240 斤左右,折現金 150 元上下。如牛有各種疾病的預防與食鹽,每月按 30 元計算。飼養 200 頭牛需飼養員 2 人,籌備草料與管理 2 人。人均工資每月按 600 元計算,飼養半年總計工資一萬四千四百元。每頭牛合工資費用不過 80 元。如每月平均生長 120 斤那麼半年就可以生長 720 市斤,加上原來買的 300 斤總計就可以達到 1000 斤以上。就可以算出每頭牛的飼養成本如下 ***一*** :每頭有牛需投資3000 元左右二:運輸、檢疫等各種費用預計 100 元左右三:飼養與管理工資 100 元左右四:草加精細料共計 1100 元左右五:疾病預防與食鹽 200 元左右六:每頭牛到出欄總計費用 3500--4700 之間

  飼養六個月加上買牛時的體重按1200 斤計算每頭牛可賣到8400 元左右,除去上述每頭牛的全部費用 5000-5700 元那麼一頭牛的純利潤就是3400-2700 元,在管理不好的情況下也不低於2700元。

  肉牛的飼料

  普通飼料配方

  青綠飼料:1 青飼玉米、高粱 2青飼大麥、 燕麥3黑麥草 4無芒雀麥 5 苜蓿6草木樨 7紫雲英等可直接飼餵,也可調製成乾草或製成青貯。

  粗飼料:1乾草 2秸稈***玉米秸、麥秸、稻草、穀草、 豆秸等*** 3秕殼***豆莢、穀類皮殼、棉籽殼等***

  青貯飼料:1青割帶穗玉米 2青玉米秸 3各種青草

  青貯原料的要點:細莖牧草以7-8釐米為宜,玉米等較粗的秸稈最好不要超過1釐米。肉牛飼料新增劑,是為了滿足肉牛需要而在飼糧加工、貯存、調製、飼餵過程中新增的微量或少量的物質。飼料新增劑在飼料中加入比例小,但這些物質可以補充或平衡日糧營養成分,提高飼料適口性和利用率,促進肉牛生長和預防疾病,防止飼料在貯存過程中質量下降。正確合理的使用飼料新增劑,可以明顯的提高肉牛生產效能、畜產品品質,從而提高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粗飼料加工

  氨化處理

  將無黴變的農作物秸稈或稻草鍘成5-7釐米長,每100公斤用尿素4-5公斤、水9.3-11.7公斤拌勻後均勻地灑在秸稈草料上,裝入池中踏實後密封;也可裝入絲袋中垛起並用塑料布密封,溫度控制在10-15℃,1周後即可使用,隨用隨取,用後封好即可。

  微生物處理

  市場上有很多用於秸稈發酵的製劑。先將秸稈或稻草鍘成5-8釐米長,加微生物發酵製劑,並按說明發酵即可。

  精飼料的配製

  肉牛主要以粗飼料為主,但粗飼料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需要補喂精飼料。精飼料營養全面與否,直接影響到肉牛生長髮育。在配製肉牛 精飼料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精飼料包括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微量***常量***元素和維生素。

  能量飼料主要是玉米、 高粱、大麥等,約佔精飼料的60%~70%。蛋白質飼料主要包括豆餅***粕***、棉子餅***粕***、花生餅等,約佔精飼料的20%~25%。產棉區育肥肉牛蛋白質飼料應以棉子餅***粕***為主,以降低飼料成本,犢牛補料、青年牛育肥可以新增5%~10%豆餅***粕***。小作坊生產的棉子餅不能喂牛,以防止棉酚中毒。棉子餅***粕***、豆餅***粕***、花生餅最大日喂量不宜超過3千克。

  礦物質飼料包括骨粉、食鹽、小蘇打、微量***常量***元素、維生素新增劑,一般佔精飼料量的3%~5%。青年牛育肥骨粉新增量佔精飼料量的2%左右,架子牛育肥佔0.5%~1%。冬、春、秋季節食鹽新增量佔精飼料量的0.5%~0.8%,夏季新增量佔精飼料量的1%~1.2%。以酒糟為主要粗飼料時,應新增小蘇打,新增量佔精飼料量的1%,其他粗飼料喂牛時,夏季可新增精飼料量的0.3%~0.5%。

  微量***常量***元素、維生素新增劑一般不能自己配製,需要從正規生產廠家購買,按照說明在規定期內使用,嚴禁應用“三無”產品。

  嚴禁新增國家不準使用的新增劑、性激素、蛋白質同化激素類、精神藥品類、抗生素濾渣和其他藥物。國家允許使用的新增劑和藥物要嚴格按照規定新增。嚴禁使用肉骨粉。飼料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4%。

  將精、粗飼料按比例混合,製成顆粒全價料飼餵育肥牛可提高增重,減少飼料浪費,顯著縮短試驗牛的採食時間,縮短工人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提高勞動定額,從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參考配方:玉米麵47.5%,麩皮5%,棉子餅10%,新增劑1%,食鹽0.5%,骨粉1%,麥秸粉或草粉35%。

  高檔飼料標準

  1、適合於150-20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0.1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玉米秸3公斤或酒糟15公斤,新增劑有食鹽40克、尿素50克、 磷酸鈉20克、 瘤胃素60毫克、芒硝15克。

  2、200-25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稻草2.9公斤或酒糟20公斤,新增劑有食鹽40克、尿素60克、碳酸鈣20克、瘤胃素90毫克、芒硝18克。

  3、250-30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玉米秸2.9公斤或酒糟25公斤,新增劑有食鹽65克、尿素100克、碳酸鈣10克、瘤胃素160毫克、芒硝30克。

  4、300-40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5.7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玉米秸2.3公斤或酒糟30公斤,新增劑有食鹽100克、尿素150克、瘤胃素360毫克、芒硝45克。

  此法把牛按體重分成5個段,用各自不同的配料及採食量飼餵,飼餵時先喂粗料後喂精料,每次餵給酒糟量為日給量的1/4,餘下的部分用於補充日糧採食的不足。日糧中粗料可用部分氨化微貯料代替,以提高日糧的營養和適口性。

  新增劑

  肉牛用飼料新增劑一般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 營養性新增劑,新增目的是為了補充和平衡肉牛營養成分,維持肉牛基本生理功能。主要有非蛋白氮、礦物質元素、維生素、氨基酸、天然礦物質和稀土等。

  第二類是非營養性新增劑,這類新增劑可以增進肉牛健康、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和牛肉品質等。根據其功能又可分為:

  保健促生長劑如抑菌促生長劑、驅蟲保健劑、酶製劑、中草藥等。

  瘤胃發酵及胃腸道生理調控劑如瘤胃代謝控制劑、緩衝劑、酸化劑等。

  粗飼料調製劑如鹼化劑等。

  飼料貯存、保藏劑如 青貯飼料新增劑、 抗氧化劑、防黴劑等。

  另外,還有調味劑和著色劑等。

  下面介紹一些常用且效果較好的飼料新增劑。

  非蛋白氮

  非蛋白氮含氮物質包括尿素、 縮二脲、銨鹽、異丁基二脲等,它們可以為瘤胃微生物提供合成菌體蛋白所需的氮源,所以可作為蛋白質新增劑代替日糧中部分蛋白質飼料。

  尿素是最常用的非蛋白氮新增劑,新增方法一般是將尿素與精料均勻混合後飼餵。飼餵時應嚴格掌握尿素用量,過高會引起氨中毒,一般新增量是不得超過日糧幹物質的1%或日糧粗蛋白質的33%。飼餵含尿素日糧,應考慮補充鈷和硫,可有效提高菌體蛋白的合成。嚴禁把尿素溶於水中喂飲,以免中毒,以飼餵尿素日糧1小時後飲水為好。此外,尿素日糧僅限於成年牛,犢牛***6月齡以內***因瘤胃 微生物區系發育尚未完全,不能使用。除混合飼餵方法外,新增尿素方法還有尿素青貯***即製作青貯飼料時新增尿素,其新增量一般為0.4%左右***、尿素鹽磚***即將尿素與食鹽等壓制成磚供牛舔食***和糊化尿素***即將尿素用糊化澱粉包裹,減緩氨釋放速度,提高菌體蛋白產量***等。

  聚醚類

  又稱離子載體,包括莫能黴素***瘤胃素***、鹽黴素、拉沙裡菌素、海南黴素和馬杜拉黴素等。這類抗生素主要作用是調控瘤胃內 揮發性脂肪酸產生量的比例,使丙酸量增加,相應的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比例,同時減少甲烷的產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肉牛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得到改善。莫能黴素用量分放牧和舍飼兩種情況,放牧牛開始每頭每天飼餵100毫克,6天以後增加到200毫克;舍飼牛每頭每天200~360毫克,不能超過360毫克。鹽黴素用量一般每噸精料新增10~20克,或每頭每天飼餵不低於50毫克。拉沙裡菌素用量基本同莫能黴素。

  緩衝劑

  高精料強度育肥肉牛時,由於瘤胃內異常發酵,瘤胃酸度過高,pH下降,瘤胃微生物區系受到抑制,消化能力減弱,易發生酸中毒。新增緩衝劑主要作用就是中和酸性物質,調節pH,增進食慾,提高飼料消化能力,從而提高生產效能。常用的緩衝劑有碳酸氫鈉、氧化鎂、磷酸鹽、碳酸鈣等。碳酸氫鈉一般在混合精料中的比例為0.5%~2%,氧化鎂為0.5%~1%,二者合同比單獨用更好,其比例為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