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保育舍如何飼養管理

  保育仔豬先後面臨著斷奶、轉群兩個應激,因此,保育仔豬的飼養管理也就變得十分困難,所以,只有掌握保育仔豬的生理特徵和生長規律並採取對應措施,才能提高育成率。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方法。

  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環境衛生

  乾燥的保育舍和良好的衛生是保育仔豬生存的必須因素。潮溼的環境下微生物的繁衍較快;保育仔豬的體溫散失較多嚴重製約仔豬的生長髮育。另外,保育舍的衛生狀況也十分重要。衛生一般的保育舍,仔豬日採食量為0.81kg,日增重為0.47kg,料肉比是1.72:1,而衛生條件比較好的保育舍,仔豬的日採食量為0.87kg,日增重為0,67kg,料肉比是1.298:1。

  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空間

  保育舍網床面積必須讓豬隻在離開該網床前有足夠的空間。即:10-20kg的豬隻需0.2平方米;20-25kg 的豬隻需0.3平方米。

  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準備工作

  仔豬進舍前,必須對豬舍和豬欄進行認真的清掃和消毒確保清潔衛生。上一批仔豬轉走後,把舍內沖洗乾淨,特別是死角落處,沖洗好要修理損壞的欄床裝置,檢查水路是否暢通等,然後開始消毒燻蒸,先用普通的消毒液消一遍毒,再用甲醛燻蒸24—48小時,待接豬前在進行一次噴霧消毒。

  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溫度和溼度

  4.1 溫度作為保育仔豬生存的基礎條件意義十分重要,環境溫度的提高有利於提高仔豬抵抗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來說,特定體重的豬隻所需溫度隨採食量、同欄頭數及通風等外環境變化而變化。剛斷奶進入保育舍的豬隻,保育舍溫度應在27℃度左右,以後每週應降溫1℃—2℃。仔豬體重達20公斤時,溫度就只要在20度左右就夠了。其次,還可以觀察豬隻的躺臥方式來估測其舒適度。 4.2 溼度:保育最適宜的相對溼度是65%--75%,舍內要安裝溫度和溼度計,要隨時瞭解室內的溫度和溼度。

  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做好保育記錄

  定時觀察豬群在做好飼養管理的同時還要定期作好保育記錄,對每天飼餵仔豬的情況進行仔細記錄,主要記錄當天飼餵次數,飼餵的飼料品種、用量等等,並且還要仔細記錄飼養管理過程中疫病的防治情況。保育記錄的主要作用有:①有助於成本的核算。②可以明確計算成活率。③方便測算料肉比。④有利於測算豬群的公母比例。⑤有利於記錄仔豬的血緣和遺傳因子。保育豬飼養管理質量的好壞,不但影響到整個商品豬的健康狀況,而且直接關係到養殖戶的經濟利益,是養殖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應做好每一個步驟,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提高期末體重。

  仔豬保育舍的飼養管理:科學管理

  5.1 剛斷奶的保育仔豬進入保育舍網床的7-10天非常關鍵。此時期是保育仔豬發生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飼餵此時期的仔豬就必須做到:①讓仔豬儘快認料、吃料,使仔豬獲得足夠營養;②仔豬飼糧一定要營養平衡,同時要少喂勤添,保持飼料新鮮。③防止過食,更不要限飼。一般28-42日齡的仔豬日採食量:0.22-0.56kg; 42-60日齡的仔豬日採食量:0.56-0.88kg; 60-70日齡仔豬採食量:0.88-1.2kg 。 5.2 保育仔豬進入保育舍10天后開始進入旺食期,這時應讓仔豬自由採食,不要限制採食量。並且要求飼料的質量要好,應當喂高蛋白質、高能量、消化率高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同時還要保證仔豬有充足、乾淨的飲水。 5.3 保育期間,有的仔豬欄會有個別弱小仔豬,這些仔豬往往有病未被發覺,最後形成僵豬或死亡。更危險的是這些弱小仔豬也是疾病的傳染源,應當及時剔出,單獨飼餵,促進弱小仔豬儘快健康。